临汾新闻网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6月1日上午,市人民医院举办欢迎援喀麦隆、援疆医疗队回家暨欢送援多哥医疗队座谈会,隆重欢迎援疆、援喀麦隆医疗队队员载誉回家,同时,中国(山西)第26批援多哥——卡拉医疗队队员接过爱的“接力棒”,将于6月中旬支援非洲。
多年以来,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援非援疆工作,援外医疗队队员们主动融入当地、融入群众,带去先进技术,发挥专业优势,用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作风,切切实实改变了受援地的医疗卫生条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临汾医疗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为援外医疗事业贡献了临汾力量,彰显了临汾担当。
作为我省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市人民医院3名援疆医疗队员在20个月的援疆工作中,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为准则,将市人民医院优秀的专业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留在了新疆,于2023年4月29日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临汾。
“援疆工作不仅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更让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援疆期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宋洋共主刀神经外科三、四级开颅手术10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例,无一例死亡病例,因出色的表现,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授予“第十批援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兵团省部级记功一次。重新返岗,宋洋表示,他将从宝贵经历中汲取强大动力,继续发扬援疆、援非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多成绩。
2022年4月24日,市人民医院11名援喀麦隆医疗队队员抵达姆巴尔马尤市,整建制进驻姆巴尔马尤医院。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期间,队员们时刻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把树立中国医生良好的形象和促进与中非友谊为己任,充分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在队长郭晓亮的带领下,悉心传授诊疗知识和经验,帮助喀麦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良好形象,联结起中喀两国人民命运与共的心灵纽带,用医者仁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了临汾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作风。
一年来,援非队员们共完成门诊17519人次,住院查房838人次,中医针灸推拿7400余人次,指导和参与手术400余人次,会诊288人次,急诊125人次,检验2980人次,救治危重、疑难病人21人次;开展巡回诊疗或义诊活动5次,受众人数2568人次;服务海外公民、华人华侨236人次。一年来,援非队员们一次次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奇迹”,凭借一颗医者仁心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被国家卫健委评为“2022年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并先后获得中国驻喀麦隆大使馆及喀麦隆当地政府的表彰。2023年5月26日,其中9名队员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光荣任务,载誉归国。
医疗援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场接力工程。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王红刚,将于6月中旬即将踏上万里征程,参加中国(山西)第26批援多哥——卡拉医疗队,开展为期一年的援非工作。他说:“援外医疗工作是一项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能成为一名援外医疗队员,我既感到自豪与光荣,又深深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我将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圆满完成祖国交给我的任务,为国家争光、为山西争光,续写市人民医院卫生援外的光辉篇章!”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