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献血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用自己健康的血液去帮助他人,让生命之花在绝境中绽放。”6月23日,在市区向阳路的一家鲜花店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鲜花店负责人樊钰荣向记者道出了肺腑之言。
樊钰荣今年40岁,参与无偿献血已有22年,是我市“热血队伍”中的一员“老兵”。要知道,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的评奖标准是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以上。她作为全血捐献者,一年最多只能捐献两次全血,能获得这一奖项实属不易。
对樊钰荣而言,做这件事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我自从知道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事业后,便一直想通过这种方式为社会作些贡献。”她回忆道,“早在22年前,我刚满18周岁,就迫不及待地走进平阳广场的献血车,如愿以偿地捐献了200毫升全血。”
当樊钰荣第一次收到市中心血站发来的短信,得知自己的血液经检测合格、将用于临床救治时,她的内心十分激动和自豪,更加坚定了继续献血的决心。除了结婚生子那几年,她每年都会定期捐献一至两次全血,风雨无阻且初心不改。
对于樊钰荣的爱心举动,身边亲朋并不感到意外。在大家心里,她就是一个闲不住的“热心肠”,看到别人有困难,总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一次,樊钰荣回到尧都区魏村镇魏村办事,正巧遇到了一名走错路的大货车司机。司机拉了满满一车水果,要送往北外环的水果批发市场,不想竟下错了高速口,一路打听也没找准路线,急得团团转。樊钰荣二话没说,直接跳入副驾驶座,指引司机直达目的地,帮忙卸完货后又把司机带至临汾西高速口。直到大货车远去,她才发现天已经黑透了,慌忙让家人来高速口接自己。
像这样的“傻事”,樊钰荣不知道干过多少次。她常常在送花途中,“改道”给外地人指路,帮陌生人寻找失物等等。
上个月,一位老人来鲜花店预定花束,特别叮嘱一定要在临汾解放75周年纪念日当天准时送达。樊钰荣和妹妹有些好奇,再三追问下得知老人是原临汾旅旅长黄定基的长女黄晋蓉,便坚决要为老人免单。她说:“每个临汾人,都会这样做的。我,荣幸之至。”
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早已刻在樊钰荣的骨子里,成了她的一种习惯。这些年,她一次次参与无偿献血,一次次救人于危难,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人,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在她的带动下,已有十余名亲朋挽起衣袖,成为“热血队伍”的固定成员。
热血初心,为爱追光。樊钰荣坚定地说:“我从2001年开始献血,于2006年留取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不论是需要血液,还是需要造血干细胞,我都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准备。只要能挽救他人生命,我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心和热血。”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