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刘霖主任为患者号脉问诊
临汾新闻网讯“洪洞‘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的成立,真是我们的福音。我要为专家们点赞,他们急患者之所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我们服务,真的将医者仁心体现得淋漓尽致。”王阿姨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本想去上级医院治疗,在洪洞县人民医院公众号上看到专家周末坐诊的信息后,便于7月22日上午来到“星期天医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王彩虹教授专家工作室就诊。
王彩虹教授的耐心讲解、详细问诊以及专业的治疗方案,让王阿姨欣喜不已,她高兴地说:“风湿免疫疾病是一个需要长期复诊的疾病,若去外地就医,在经济上、精力上都是挑战,以后复诊都在‘家门口’,真的是省钱又方便。”
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洪洞县委、县政府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强弱项、补短板,筑牢“网底”,让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红利”渐次释放。“星期天医生”是洪洞县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洪洞行动”的又一重大举措。
5月27日实施“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以来,借助洪洞籍在外医学专家学者及其他医学尖端人才资源优势,共建立“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6个,引进12位洪洞籍国内知名专家,专家们通过坐诊、查房、手术指导、远程会诊、管理咨询等方式回乡支持医院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弥补技术空白
把先进医疗技术送到基层
27岁的刘芳(化名),从2016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因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泌乳素水平增高、月经失调、腹性肥胖、木僵、表情呆板、心律不齐、嗜睡、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让刘芳痛苦不堪。
“这样的事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西医的处理办法比较单一,虽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的精神状况能达到有效控制,但在回归家庭后,家属大多无法及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不能严格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作息做出判断,或对药物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处置。这令洪洞县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范英豪很是苦恼。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霖,以“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为纽带,每周六在该院进行常态化坐诊,从教学查房、会诊,到组织学术讲座和培训,协助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加强精神专科中医建设,发挥中医药防治精神疾病的优势,推广中医药心理调摄特色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医院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
“中医中药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来调节人格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从而消除抑郁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症状。”在7月15日的教学查房中,刘霖主任带领精神科医务团队共同对刘芳进行了床前病例讨论,详细了解治疗进展,针对有关病症,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刘霖结合刘芳病情给其开具中药进行调理,并现场教授该科室医生中医按摩手法及技巧,结合针灸、健身操等中医适应手法为她进行治疗,不仅没有副作用、依赖性,而且见效迅速,从而解决精神科西医学临床治疗的瓶颈。
发挥“传帮带”作用
助力医疗同质化发展
“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成立后,专家们还与相关科室进行结对帮扶,采取师带徒、远程诊疗、质量审查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县乡两级本土人才职业素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静和洪洞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医生王保平便是这些“师徒”中的一对,这对师徒配合默契,成功让不少治疗难度颇大的肾病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为重症患者找回活下去的勇气,广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患者张某,双下肢浮肿一年余,于2022年12月底入住洪洞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本身并不危险,但大量蛋白尿是致命的并发症。”当时患者尿蛋白定量一直保持在6克以上,虽经多次调整治疗方案,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却没有明显减少,患者特别焦虑,想去省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恰逢“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邀请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静到院坐诊,李静主任为其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对副作用的预防提前下手,使张某病症得到有效缓解。
“‘星期天医生’让我们的救命钱花在‘刀刃’上,现在看病方便舒心,特别感谢县委、县政府,县医疗集团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张某高兴地说。
“专家每周来医院坐诊、查房,讨论疑难病例,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提升了我们的业务水平,开拓了诊治思路,非常难得。”王保平表示,一定会珍惜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攻克技术“壁垒”
让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现在我能好好地坐在这里,是省里和县里的医生联合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康复出院的郭女士回想起两个月前的事,仍心有余悸、难掩激动。
5月30日下午五时左右,55岁的郭女士突然感觉头晕、头部胀痛,休息4个小时后仍不见好转,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到洪洞县人民医院诊治,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动脉瘤破裂。
“如果把头部的血管想象成水管,颅内动脉瘤就像薄弱管壁上鼓起的包,在血流的冲击下随时有爆裂的危险”。
洪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管医生高增辉介绍,动脉瘤一旦破裂,几分钟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和各种并发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被称为颅内“炸弹”。
为进一步确诊,在对郭女士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发现是左侧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需要立即实施介入手术,解除她颅内的“炸弹”,因手术涉及到双侧脑供血,手术难度较大,深知病情的严重性,高增辉立即将这一紧急情况汇报给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任少华并进行会诊。
经与郭女士及家属沟通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在该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第二天一早任少华给郭女士实施“左侧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经过两个半小时的介入手术,郭女士颅内的“炸弹”被成功拆除,现已康复出院。
“星期天医生”将快速诊断、省县联合救治患者的模式和“硬核”技术带到洪洞,实现了对口支援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助力洪洞县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迈上新台阶。
洪洞县借助“星期天医生”技术团队、学科团队和管理团队的下沉,进一步提升全县医疗技术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全县医疗服务能力。如今,一个更加科学、普惠、便民、高效的医疗卫生环境秩序正在加快形成,一条具有洪洞特色的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之路在槐乡落地生根。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