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医医院灸疗科主任邓海霞:妙手起沉疴 仁心暖如春

2023-09-12 09:48: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8月24日,是市中医医院灸疗科主任邓海霞援疆启程的日子。这一天,邓海霞和我市另外两名医务工作者一起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支援服务。

  得知邓海霞援疆的消息,十多名患者一大早便来到医院门前为她送行。

  “真舍不得你,好不容易遇到你这样的好医生……”年逾花甲的桑师傅紧握着邓海霞的手,哭成了泪人。

  到达临汾西站,很多邓海霞治疗过的患者匆匆赶来,从三个五个到几十个,自发前来送别邓海霞的人越来越多。进站前,邓海霞仍在一遍遍叮嘱她的“健康之友”们。

  “你要注意自己的腿,不要受寒……”“放宽心,你身体没大毛病,别给自己压力……”

  一遍遍叮嘱,尽显一片片真情,而这道不尽的不舍,也是对邓海霞职业的最大肯定。

  一颗医者初心 成就高超医术

  “去年为了我这病,跑了腿、花了钱、遭了罪,看了好多医生,但效果都不明显。”一说起与邓海霞结缘,桑师傅滔滔不绝。

  去年桑师傅的喉咙里长了一块息肉,说话吞咽都很困难,拍片子,做手术,辗转几家医院治疗月余不见好转,桑师傅被一次次治疗折腾得精疲力尽。看着桑师傅吃不下饭说不清话,家里人急在心里,直到去年7月,听闻邓海霞的医术高明,家人便带桑师傅找到了邓海霞。

  “桑师傅年龄偏大,也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通过针灸、艾灸、通督灸、雷火灸、拔罐、刮痧……运用中医的十八般武艺,邓海霞摸清了桑师傅病情的发展,数日后桑师傅病情由重转轻。

  整整一年,桑师傅每天早上7点45分准时到市中医医院灸疗科报到,桑师傅找到了痊愈的希望,找回了健康,后在家人陪同下送来了一面锦旗向邓海霞表示感谢。

  从医26年来,邓海霞的中医医术之所以疗效显著,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基础。在邓海霞看来,熟读中医经典,钻研疑难杂症诊疗方法本就是一个医者应该做好的事。同时,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还要通过治疗不同的患者不断总结提升,做到“治一人、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一个医者之问 给患者以暖心服务

  “什么样的医生算好医生?”这是邓海霞从医后时常在内心问自己的问题。如今的她觉得为医重在一个“实”字——在临床中需以悲悯、温暖的仁心统领仁术。因治病是实,治人、治心同样是医生实实在在的本职。

  “你是一个善良、仁慈、宽厚的医生,你带领的团队充满了正能量,给我们这些患者带来的好情绪、好心情就是最好的良药,让被病痛折磨的我们重燃希望的火花……”8月21日,80多岁的李奶奶,亲手为邓海霞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这位笑容满面、轻声柔语的“暖医”,不仅治好了她的病,还融化了她冰封的心。

  年过古稀之后,李奶奶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腰酸背痛时常有之,每次体检也查不出什么问题,但身体总是说不上来的难受。听从亲朋好友建议,李奶奶的家人开始四处打听或留意好的中医。2022年5月,听人说邓海霞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奇效,李奶奶便慕名来到市中医医院灸疗科。

  一个月的时间,小小银针,让李奶奶感觉浑身舒畅,邓海霞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个带着温度的笑容,让老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老人的女儿也感叹道:“邓主任医术精湛是患者之幸,医德高尚是百姓之福。”

  邓海霞解释,疾病面前,患者情绪对治疗效果十分关键,医生要与患者家属齐心协力开导患者,尽量让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故而,对待患者,邓海霞始终从容温和。

  一种大医情怀 秉承为病患奉献精神

  多年来,邓海霞面向乡镇、省外等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地区,持续提供医疗技术援助帮扶。邓海霞常说:“治病救人,惟精惟一,不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贯通一致、一以贯之。”

  2020年10月31日,对于大宁县曲峨镇曲风村的村民来说,有着太多的惊喜和意想不到。

  这一天,市中医医院“千名医生进万家”活动走进大宁县曲峨镇曲风村。“不能说话,不晓得大小便,连动都动不了。”尉姓村民用独轮车将因脑梗塞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儿推到了义诊现场,当时这一家人满面愁容。邓海霞通过“中医”精准把脉,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取得显著疗效,让他们再次看到了希望。“几次针灸之后,老伴儿不仅能自己下床,还能走路了。随后,邓医生还上门为老伴儿做治疗,我从心里真的非常感谢邓医生。”从“生存”的奢望到“生活”的希望,让这一家人体会到了满满的幸福,他们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邓海霞为老人博出的生机。

  如今,邓海霞手握援疆“接力棒”,她将继续把这份医者的温暖播洒在新疆人民心田……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