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ERCP技术精准治疗胆胰疾病

2024-03-26 09:13: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检查结果显示,你的胆囊窝积液、腹腔积液完全消失了,身体各项指标也都处于正常范围内。”近日,29岁的刘女士(化名)在市中心医院复查后,消化内科主任张世义给出了她期盼已久的好消息,这意味着她彻底告别了困扰多时的术后并发症。

  原来,在外地工作的刘女士之前因腹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被查出患有“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在医院实施了胆囊切除手术返回临汾后,她发现身体仍有间断性腹痛,在市中心医院检查被诊断出胆瘘、肝功能异常、肝周包裹性积液。

  接手治疗刚在别的医院做完手术的患者很棘手,但艺高人胆大的张世义却早已成竹在胸,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沉着施治:先腹部穿刺引流,将腹腔中的积液引流出体外。同时进行抗感染、止疼治疗。随后的一周里,肝周引流管每天都会引流出约400毫升的棕黄色胆汁,刘女士腹痛症状缓解,身体各项指标也达到了手术条件。

  然而,上一次不成功的开刀手术给刘女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再加上女子都爱美害怕留下难看的疤痕,所以她特别抗拒再次进行手术开刀治疗。鉴于刘女士的复杂情况,在张世义提出申请后,由消化内科、消化外科、消化内镜中心组成的消化中心启动一站式服务,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一起查明病因、因病施策,为刘女士提供更全面、更有效、更个体化的诊疗服务。专家们结合刘女士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和辅助检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分析讨论,在行外科开腹胆肠吻合术与内镜下支架引流等方案中,最终确定了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支架置入术。

  ERCP是难度最大的内镜术式之一,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他诊疗操作,由于其技术难度高、风险系数大和不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被业内人士誉为“消化内镜皇冠上的明珠”。

  张世义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深造,于2015年率先在我市独立开展ERCP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2022年市中心医院又引进了晋南地区首个经口胆道子镜直视系统及液电碎石系统,可直视观察胆胰管内部结构与病变,完成直视下胆道碎石、病变取材、病理诊断,全面提高ERCP相关诊疗的效果和成功率。在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后,刘女士入院第八天,张世义率领团队在内镜放射室成功为她实施了ERCP支架置入术,留置胆管支架于胆总管。术后两周,刘女士的腹腔引流管再无胆汁流出,彻底告别了引流管、引流袋。

  ERCP术在治疗急危重症上也有着很好的效果。77岁的李大爷因发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县医院。两天后,他的病情恶化,出现寒战高热、小便失禁、腹痛等症状,而且一度失去了意识。县医院赶紧将李大爷转入市中心医院进行急诊救治。

  “大爷,大爷,您能听见吗?”面对医护人员的呼唤,李大爷短暂清醒后又进入意识不清状态。经过检查诊断,张世义发现他患上了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引起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多发结石、梗阻性黄疸。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凶险,非常容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在20%-30%,再加上李大爷年事已高,又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基础疾病,手术难度很大、风险极高。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情进展快,患者已经发病3天了,血象继续升高,随时可能会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必须尽快进行胆道引流减压。”在明确病因病情后,考虑李大爷基础疾病多、传统手术风险大,张世义果断决定用最快速度进行ERCP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取出其体内结石。张世义表示:“患者发烧、黄疸等一系列症状就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就像下水道一样,如果某个地方被石头堵住了,胆汁就流不下来,之后会出现逆行的感染。因此,首先必须要解除梗阻。”

  上午9时32分李大爷入院,仅仅过了8个多小时,张世义团队为李大爷进行了基础治疗、完成了各项检查、制定了治疗方案、做好了术前准备。下午18时12分,由张世义主刀实施了内镜下ERCP鼻胆管引流术,解除了梗阻,进行了胆道减压,控制了感染,迅速稳定了病情,为后续彻底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第二天早晨5时,李大爷清醒了过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状消失,鼻胆管引流通畅,持续流出褐色胆汁。

  结石长存体内犹如“定时炸弹”,为了彻底铲除这一病根,第六天,见到李大爷血象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后,张世义团队又行内镜下ERCP-胆总管取石术,从李大爷体内取出6颗结石,彻底拆除了这一“定时炸弹”。手术后第二天,李大爷就能吃饭、喝水、下地行走,手术第四天李大爷便在儿子小李陪同下康复出院。出院时,小李再三向张世义及医务人员道谢:“转诊过来时,父亲都昏迷失去意识了,我们全家都做好了生离死别的心理准备。没想到你们妙手回春,短短十天时间就让父亲痊愈出院,我们一家人感激不尽。”

  近年来,搭乘市中心医院快速发展的东风,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消化内科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年开展ERCP手术已突破200例,满足了胆道、胰腺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治需求;医院开通“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后,该科开展了24小时急诊内镜下止血术,快速提升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承担国家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开展了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技术,不用开刀就能治疗消化道早癌,术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人体器官;慢性病诊治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坚持做好炎症性肠病及肝病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治疗工作,实现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以及健康管理的闭环体系;最令人称道的是,该科还在急慢性阑尾炎治疗领域开展了经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实现了不开刀有效治疗阑尾炎,吸引了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前来交流学习。

  张世义表示:“我们将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紧抓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打造省内一流、全国有名的消化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王德政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