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睡前尽量少看手机,不玩刺激的电脑游戏。”
“用热水泡脚、泡澡,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3月21日是第24个世界睡眠日。3月21日至29日,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团队深入市区仕林苑、悦龙台、富力湾、博浩源等11个小区,连续开展“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为存在睡眠困扰的人群答疑解惑、排忧解难,让健康睡眠知识深入人心。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健康睡眠,人人共享”。由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艳芳、中医科主任乔鹏英、睡眠医学中心负责人刘延峰等多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深入多个小区,围绕认识睡眠、判断失眠、改善睡眠、评价睡眠质量及认识睡眠误区等方面内容,向小区居民宣传优质睡眠的重要性和低质量睡眠的危害性,结合多种慢病共存、认知减退、多药联用的特点,依据个体差异提供专业医疗指导和生活建议。
“翻来覆去睡不着,老是望着天花板发呆。”“一晚上能做好几个梦,感觉睡得不踏实。”“孩子才十几岁,睡觉总打鼾。”慕名而来的居民中,有不少存在失眠、睡眠质量不佳等问题。68岁的赵大叔更是饱受其扰,他经常难以入眠、无法“熟睡”,却被老伴“投诉”呼噜声太吵。由于休息不好,他总感到头晕心烦、无精打采,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吃了助眠药也不起作用。
“这是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因呼吸暂停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总在浅睡与清醒之间来回折腾,以至于出现矛盾性失眠,长期下去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引发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刘延峰详细讲明这一病症的危害,顿时引起了赵大叔的高度重视。赵大叔当晚就前往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不仅找到了失眠的根本原因,还获取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名患者认为自己入睡快、睡得香,但早晨起床后却觉得身体很疲惫。医疗团队进一步询问得知,该患者几乎每晚都会做梦,且大多时候都对所做的梦有记忆,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不宁腿综合征,即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目前,经过个体化的治疗,患者的整体睡眠状况有所改善,多梦现象逐渐减少。
健康千万条,睡眠第一条。良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维持心理健康等。义诊活动一连多场,累计服务居民近千人次,为有需求的人群带去了更专业、更实用的睡眠障碍防治知识,营造了“重视睡眠健康,拥有健康生活”的浓厚氛围。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