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第三届十大名医、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主任马小军:仁心仁术托起生命之重

2024-09-11 09:46:10 来源:  

马小军

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专家

  临汾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高占成博士工作站团队成员,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兼职副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慢性气道疾病分会常委,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呼吸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山西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常委,山西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专委会委员,临汾市卫健委呼吸质控部副主任委员。

  荣获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临汾市“平阳好医生”、临汾市提质强医工程“百名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专业特长: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结节、肺癌、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危重症及呼吸介入诊疗具有丰富经验。

  临汾新闻网讯 出门诊、上手术、做课题、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对马小军来说,时间永远不够用,工作永远比生活“满”。

  作为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主任,他带领团队扎根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潜心钻研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以坚定的步伐不断攀登着医学高峰,一次次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他说,医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既然选择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

  勇于开拓 敢于创新

  从医路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百炼成钢的坚韧。不辍的日积月累,笃厚的真才实学,让马小军能够在机遇来临时紧紧抓住它,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奋进。

  2022年,已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深耕22年、尚在攻读医学博士的马小军毅然选择从“头”开始,来到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承担起学科带头人的重任。面对新的挑战,他勇往直前,全心扑在团队建设、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上,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

  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复杂、病程进展快、急危重症多,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肺血管病及间质性肺病、肺癌与肺结节等。马小军深知,科室要发展,人才和技术是王道。他积极倡导精准诊疗、专病专治,鼓励医生们广泛学习、深入实践,结合本人擅长的诊疗类型确定研究方向,并不断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精耕亚专业细化细分。同时,他一直琢磨着如何改进医疗技术,在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方面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将这项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疑难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

  一位老太太因反复哮喘发作,去多家医院看过、治疗过,却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她来到这里就医后,马小军结合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全面评估、冷静分析,排除诸多“干扰项”,明确老人并非单纯的哮喘病,而是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听到这个陌生的名词,老人起初有些不相信,前往北京大医院就诊,得到了一样的诊断结果。

  “没有患者愿意跑远路,去外面看病,只有硬件上去了,技术提升了,才能真正把患者留在‘家门口’。”马小军坦诚地说,当他看到“跑出去”的老人又“返回来”时,内心充满温暖和感动。他带领团队为老人制定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通过长期随访和规范管理,使老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持续稳定的状态。

  如今,更多患者是慕名而来,既是对马小军医术医德的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

  至真至诚 守卫健康

  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他们的“一呼一吸”时刻牵动着马小军的心,常常能看到他脚步匆匆、冲锋在前的身影。

  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因突发高热、恶寒、咳嗽等不适症状而入院,经查胸部CT提示肺部大面积感染(俗称白肺),被确诊为病毒性肺炎,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基础病,病情极不稳定且发展变化快,随时可能危及生命。马小军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密切关注老人的生命体征及影像学变化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予以抗病毒、抗炎、抗凝等对症治疗。

  就在各项指标逐步向好之时,无情的病魔再度来袭。老人又出现肺栓塞的症状,病情极度危急。虽然救治之路困难重重,但他坚决不放弃任何一丝可能,一次次突破关卡、拔除障碍,创造出绝处逢生的奇迹。

  正是马小军的执着与不放弃,不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还让一个个面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之前,有一名45岁的女性患者从外院紧急转来时,已采用过多种治疗手段,却一直处于严重呼吸困难的状态。马小军迅速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其左肺“不通”、右肺“白”了一大半,更糟糕的是,支气管镜在进入呼吸道的过程中频频受阻,被大量栓子挡住去路。

  “这种栓子由大量血液、痰液组成,像口香糖一样死死地粘在那儿。如果不及时疏通,患者短时间内会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患者的呼吸越发艰难。既然常规办法行不通,马小军决定另辟蹊径,一边呼吸机治疗,一边支气管镜下溶栓,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终于打通了患者左肺所有大气道,使得患者转危为安。

  对于马小军而言,这样的挑战已是常态。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他总是不怕困难,用精湛的技术护航患者的生命通道。

  精益求精 造福患者

  “80多岁的奶奶反复高烧,经过抗感染治疗后,依旧见效不大,该怎么处理?”

  采访当天,马小军正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个病例,引导年轻医生们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前一阶段治疗情况,从局部到全身、从生理到心理、从个人到家庭去综合思考,给予合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临床诊治思维能力。

  这样的场景,在科室每日可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和睡眠医学科是临汾市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提质强医”十大重点专科。马小军作为学科带头人,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他非常注重“学起来,走出去,引进来”,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临床科研平台,打造一支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王牌团队。

  在马小军的引领下,科室医生大力拓展、潜心钻研呼吸系统疾病救治知识,持续加强自我修炼与提升,开展了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经气管镜引导下经鞘管活检、外周病灶超声引导下经气管镜活检、虚拟导航、冷冻治疗技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在肺动脉高压、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具备特发性肺纤维化、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肺血管炎、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疑难病、少见病的诊治能力。

  “目前,我们已初步形成肺部感染和呼吸危重症组、慢性气道疾病及睡眠与肺康复组、胸部肿瘤与呼吸介入组、肺血管病及间质性肺病组四个亚专业学组,并开设了戒烟、哮喘、慢阻肺、睡眠、肺结节五个专病门诊。”马小军说,“非常重要的是,医院引进了北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占成教授团队’,让我们有机会与顶尖团队在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使更多临汾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诊疗服务。”

  “医者最根本的职责还是治病救人,对业务精益求精,才能真正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这是马小军的初心,也是他前行的动力。在守护群众呼吸健康的道路上,他会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仁爱之术造福更多患者。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