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没有任何征兆,33岁的刘芳(化名)右胳膊及右肩忽然出现麻木疼痛的情况,每次发病时像针扎一样,右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经过检查发现竟然是罕见的颅底凹陷伴寰枢关节脱位,极易导致四肢瘫痪,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危急时刻,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亚专业李怀龙团队顶住压力,成功实施全市首例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术(PFDF),利用这一新技术让刘芳转危为安。
“一直以为就是颈椎病,治疗了一个多月都不见好转。多亏我家那口子当机立断,拽着我来市人民医院检查,才逃过一劫。”日前,手术后的刘芳回到医院拆线时,心有余悸地说。
刘芳家住汾西县农村,今年4月在一次干农活时,忽然感觉右臂不听使唤,并伴有麻木疼痛的感觉。每次发病时这种症状大约持续2分钟左右,休息后就会自行缓解,所以就没在意,以为是劳累引起的颈椎病,便去按摩、推拿、吃中药,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病情却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愈发加重。刘芳丈夫见此情形,于5月19日果断带她到市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颈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刘芳的颅底凹陷伴寰枢关节脱位、局部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缺血、右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颈3—4椎间盘突出。这意味着她的延颈交界区神经已受到严重压迫,若不及时手术,会危及生命。
李怀龙特意拿了一截颈椎模型向刘芳讲解她的病情:“你的颅底凹陷属于先天畸形,颈椎的第二节叫枢椎,它已经从颅底进入颅内了。而颈椎的第一节寰椎又和枕骨融合,头颅的重量直接作用于寰枢关节,压迫脊髓。这种情况非常危险,目前,只有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术(PFDF)能达到最佳效果。”
PFDF术指经后路在寰枢椎关节间进行松解和支撑,并植入融合材料,以实现寰枢椎关节复位和融合的手术技术。这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赞教授团队研发的创新技术,专为治疗寰枢椎脱位而设计,有着高复位率、优越稳定性、高融合率以及低并发症率等优点,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虽然这是一项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还不多,但是李怀龙通过在宣武医院、唐都医院进修学习,经常参加关于PFDF技术的讲座,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并与专家深入交流,掌握了这项技术的要点。之后,又通过多次的模拟训练,进行手术仿真技能操作,熟悉掌握了整个手术流程和各个环节。
李怀龙向刘芳及其家属讲清楚病情、PFDF治疗技术原理和手术流程后,询问对方是请外地的专家来临汾为其做手术,还是由他操刀手术。刘芳说:“请专家做手术时间紧张,费用也比较贵。这些天,您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我们看在眼里,就由您来做手术吧。”
面对患者的信任,李怀龙不敢有丝毫大意,迅速和脊柱脊髓亚专业团队启动术前讨论。手术需要精准解除脊髓压迫,同时通过PFDF技术完成寰枢关节双侧侧块关节间置入融合器,实现寰枢椎复位与稳定固定。这一技术需在显微镜下完成寰枕减压、寰枢椎关节间隙撑开复位,并通过椎间融合器实现颈椎稳定性重建,对术者的解剖认知、操作精度要求极高。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复杂,毗邻延髓、椎动脉及重要神经,被称为脊柱手术的‘珠穆朗玛峰’。面对错综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各功能区的交错重叠,每一次挥动手术刀都犹如在‘生命中枢’上跳舞,必须慎之又慎。”李怀龙表示。
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在CT室的支持下,李怀龙团队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精准掌握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畸形和椎动脉走行,避免误伤椎动脉。经过详细评估制定手术方案,提前联合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进行术前模拟,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等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周密预案。
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5月26日上午11时,李怀龙带领团队走上手术台,为刘芳实施了“后颅凹减压+枕颈融合术+寰枢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术”。手术中,他凭借精湛技术率先完成寰枕减压,然后精准撑开寰枢关节间隙进行脱位复位,撑开寰枢椎关节并处理关节面后双侧关节间植入6毫米专用椎间融合器。手术仅用了两个半小时便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不足100毫升。
手术后,神经外科护理团队为刘芳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通过针刺觉、肌力测试评估脊髓减压效果,促进尽快康复。术后第3天,患者右上肢麻木感明显减轻,可自主完成握拳动作。术后7天,在颈托保护下她可以自己吃饭。术后复查影像显示: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椎间融合器位置稳固,脊髓压迫彻底解除,手术结果非常理想。
“从住院到手术,李怀龙大夫把病情和该如何治疗讲得清清楚楚,让我们家属明明白白的,感觉特别安心。媳妇能平安出院,也证明了我们当初的选择没错。”6月12日,刘芳丈夫接爱人出院时感慨地说,这次在市人民医院看病,亲身体会到了该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治疗全程。
手术后3个月间,刘芳需要全程佩戴颈托。术后2周拆线时,刘芳已能独立佩戴颈托下地行走,右上肢肌力从术前4级恢复至5级,达到正常肌力水平。刘芳高兴地在康复训练中展示右臂恢复情况:“现在抬胳膊、拎东西都没问题,和生病前一样利索。”重新恢复健康后,她脸上再度展露出自信轻松的笑容。
此次PFDF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更填补了全市在颅底凹陷伴寰枢椎脱位手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亚专业技术水平已进入省内领先行列。李怀龙表示:“PFDF技术适用于寰枢椎脱位患者,包括存在关节畸形、前方张力带阻碍复位者和部分骨性融合患者。未来,我们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团队将奋力攻坚前沿技术,以更先进的技术、更贴心的服务守护临汾百姓的脊柱健康,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记者 王德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