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每次看着自己的血液顺着导管缓缓流进血袋,总觉得那不是普通的血液,而是给身处困境的患者送去的生命希望。”7月9日,山西华宁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贺建设谈及献血感受时,眼中闪烁着坚定而温暖的光芒。从2009年第一次“挽袖”至今,这位56岁的“献血达人”已经坚持了16年,30本无偿献血证、数张献血奖状是他引以为傲的“军功章”。
贺建设能走上无偿献血之路,实属一种必然。曾经身披戎装的岁月,不仅练就了他硬朗的身板、坚强的意志,更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为人民服务”的种子。即便日后褪去军装、换了岗位,为社会奉献的初心也从未改变。对他而言,挽起袖子献血,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使命。作为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这份担当早已成为本能。
“热血有情、献血光荣、党员先行”,是贺建设一直坚守的信念。自2009年第一次献血,他的爱心脚步从未停歇,除了在本地坚持献血,有时去外地出差,赶上献血间隔期到了,也会主动寻找血站奉献爱心。为了每次献血都能顺利“达标”,他常年坚持锻炼、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近乎严苛的自律也成为感染他人的底气。
“无偿献血是一件对自己、家人和社会都有帮助的好事。献一袋血,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在关键时刻能够救一条命、保一个家。”贺建设常在各种场合分享献血经历,用亲身感受打消大家对献血的顾虑。从2021年至今,他先后5次主动牵头,在山西华宁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从宣传献血知识、带头献血、分享经验到现场协调,他总是忙前忙后、从不嫌累,用“跟我上”的行动力带动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传递温暖的“热血队伍”。
同时,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贺建设的儿子自成年后也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家风”就像无声的春雨,让奉献的种子在家庭里生根发芽。
“人民需要时,就该尽绵薄之力。”贺建设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人劝他“歇一歇”,他却郑重地说,“身体允许就多献点,万一有人等着这袋血救命呢?”正是这份深植于心的执着,支撑着他16年如一日坚持奉献热血,截至目前已累计献血30次,献血总量达12000毫升,先后获得了2018至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0至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贺建设的奉献不止于此。多年来,他总是第一时间参与捐款赈灾活动,又多次向困难人群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单位组织森林灭火时,他带领基干民兵奋战在第一线,最长一次连续坚守两天一夜;2019年担任隰县黄土镇无鲁村扶贫第一书记期间,他走遍全村角落,宣讲政策、解决难题,还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帮村民销售农产品一万余斤,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山沟里的亲民书记”。
从热血奉献到扶贫助困,从应急救灾到岗位坚守,贺建设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用点滴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他就像一束光,既照亮了用血者的生命之路,也温暖了身边每一个人。
如今,在单位党委最近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贺建设一如既往地在现场忙碌着,给献血“新人们”递温水、讲解注意事项。“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都伸出手,点滴热血也能汇聚成生命长河。”从针尖到心间,贺建设让善意在一次次挽袖中流转,也让“初心使命记于心,责任担当践于行”的誓言在热血中愈发滚烫。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