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爱尔眼科医院后巩膜加固术为高度近视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7-22 09:52: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40岁的王先生因近视度数持续疯涨,裸眼视力仅剩0.08,日常生活与工作备受影响,深深陷入“视力焦虑”。临汾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武樱带领团队为其实施后巩膜加固术,以“打补丁”的方式筑起坚固的视力防线,让快速发展的近视度数“刹住了车”。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饱受高度近视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治疗新希望。

  “我近视17年,近几年度数仍在迅速增长,每年大约增长100度。摘掉眼镜,什么都看不清,世界一片模糊。”糟糕的视力情况令王先生苦不堪言,更让他心慌的是,高度近视引起了严重并发症,去年他就因视网膜黄斑病变接受过眼球内注射治疗,生怕哪天一觉醒来,眼前就彻底“黑”了。对王先生而言,视力不只是“看不清”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牵动着工作、家庭和未来的每一个选择。

  这份恐惧像一块巨石,压得王先生喘不过气来。为了拯救自己的视力,他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后,得知临汾爱尔眼科医院设有专门的高度近视门诊,隔天一早便揣着病历赶了过去,特意挂了副院长武樱的专家号。武樱经过详细全面地检查,发现王先生的裸眼视力只有0.08,双眼近视度数超过1400度,眼轴长度达到32毫米(正常视力通常为24毫米),明确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双眼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您看我这眼睛,还有救吗?”那些冰冷的医学名词像重锤敲在心上,王先生攥着检查单的手不由发颤。“不用担心,我们的高度近视门诊,就是专门为高度近视患者解决诊疗难题的。”武樱耐心解释道,“您属于进展性高度近视,眼轴仍在不断增长,后巩膜会像吹胀的气球变得很薄,容易引发视网膜脱离等致盲风险。后巩膜加固术能通过异体巩膜材料加固眼球后壁,阻止眼轴进一步增长,相当于给眼球‘穿铠甲’,同时增加眼底脉络膜供血,改善视网膜营养,从根源上降低病变风险,就像‘晴天修屋顶’,能在并发症发生前控制风险,是目前最对症的方案。”

  “现在修总比将来‘塌了’再补强!”王先生总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当即表示“做手术”。如果把眼球比作气球,巩膜就是气球的外层。手术过程中,武樱与高度近视门诊团队穆晓杏副主任、刘志颖医生通力协作,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巧妙避开周围丰富的眼底血管和神经,将异体巩膜精准无误地固定在王先生变薄弱的后巩膜上,相当于打了一块“补丁”,再融合形成增厚的、抗张力强的“新巩膜”,防止眼球进一步变形。

  术后,王先生对后巩膜加固效果频频点赞,卸下了长久以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并迫不及待地打听“我家孩子有点近视,将来能做这个手术吗?”这份急切里,藏着他对未来的憧憬:“以前总觉得未来是模糊的,现在终于敢想点具体的事了。希望自己的眼轴不再增长,眼底病变风险降低,同时希望孩子能通过科学干预控制近视发展,一家人能更安心地生活。”

  后巩膜加固术难度高、风险大,对异体巩膜的处理、填补的精准度以及对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掌握均有极高要求,还需兼顾加固效果与术后舒适度。临汾爱尔眼科医院高度近视门诊团队对这项技术早已驾轻就熟,作为晋南地区首批开展这项技术的团队,全员接受过爱尔集团总部的系统培训,涵盖手术操作、麻醉配合、术后护理等全流程,目前已完成30余例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4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精准把控手术细节,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后巩膜加固术的常规开展,不仅为王先生带来了摆脱视力困境的希望,也标志着临汾地区在高度近视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适用于病理性近视患者,即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且伴有眼底病变的人群,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开展,并非高度近视者人人适合。

  “眼轴长度是高度近视进展的核心指标,每增长1毫米,眼底病变风险就会显著增加。”武樱提醒,高度近视患者要坚持定期检查眼部健康,包括近视度数和眼轴的变化、全面的眼底视网膜筛查等,一旦出现看东西变形、眼前有黑影、视力急速下降等症状时,必须马上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要避免蹦极、跳水等剧烈运动,最好每用眼40分钟就看看远处、放松眼睛。通过这些措施,既能延缓近视进展,也能在病变早期及时干预,最大程度保护视力,牢牢守住“光明底线”。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