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湖农场分院影像科,总能看到一位年轻女医生轻握超声探头的身影,她时而专注凝视屏幕上的彩色影像,以“火眼金睛”在光影交错中,细致探寻疾病的蛛丝马迹;时而转身面向患者,用通俗话语拆解晦涩的医学名词,眉眼间满是关切。
她叫邰姗,是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超声科的主治医师。从三晋大地到天山脚下,这位白衣天使跨越三千公里,带着精湛医术扎根西北边陲,以超声之“眼”护佑万家安康,用赤诚之心架起民族团结的暖心桥。
在这片土地的300多个日夜里,邰姗用责任与大爱书写着动人的援疆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片段,都见证着临汾市中心医院与受援医院携手共促边疆医疗发展的双向奔赴。
跨越千山万水 勇担援疆使命
邰姗的援疆之路,源于一份深藏心底的执念。她所在的临汾市中心医院,多年来持续选派业务骨干驰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湖农场分院,两地早已结下深厚情谊。这份延续的温暖,让她对援疆工作满怀向往,“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给边疆群众带去先进、专业的医疗服务。”
2024年9月21日,怀揣着这份朴素的信念,邰姗如愿踏上援疆征程。出发前夜,她告诉两个孩子:“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帮那里的叔叔阿姨看好病。”父母和丈夫在一旁默默收拾行囊,叠好的衣物里藏着无声的牵挂,最终化作一句“家里有我们,你安心去吧。”医院领导、科室同事的信息也接连传来,“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等你凯旋”等,一句句叮咛如暖光照亮前路。
来自家庭与单位的强大支持,让邰姗心无旁骛地奔向远方。跨越千山万水,转乘多种交通工具,她终于抵达距离临汾三千公里的新湖农场。在国家支持与帮扶下,新湖农场分院虽为基层小医院,却已拥有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先进的超声检查设备和X线机一应俱全,只是科室专业人才匮乏,许多检查项目难以开展。
邰姗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在克服时差、饮食和气候等不适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每一项工作,迫切想以自己的经验与技术填补这片空白。
“从农场到距离最近的城市石河子要55公里,去乌鲁木齐要150多公里,患者跑一趟上级医院,常常要折腾一整天,费时又费力。”看着当地百姓眼中对专业诊疗的渴望,邰姗更坚定了信念,“他们需要实打实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想成为那个让他们信赖的人。”
施展精湛医术 护佑百姓安康
凭借多年在临汾市中心医院打下的扎实功底,邰姗不仅对腹部、妇科、产科、小器官等多领域超声诊断驾轻就熟,更在超声介入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过硬本领,已然成为她破解当地诊疗难题的“利器”。
一位患者的右手第四、第五指关节突发异常,稍一伸展就剧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在外地求医时,医生给出手术建议,但患者此前曾接受颅骨修复手术,对方案满心恐惧。听闻新湖农场分院来了临汾援疆医疗队,便抱着希望找上门来,期盼“不用手术也能治好病”。
专家团队毅然接下这个棘手挑战,他们借助超声设备仔细探查患者患侧上肢,却始终未发现尺神经存在病变,诊断一度陷入僵局。关键时刻,邰姗凭借深厚的临床积淀,在超声影像中敏锐捕捉到患者腕关节存在积液,这正是禁锢手指关节活动的“元凶”,为后续治疗锚定了精准方向。最终,在超声定位下完成关节腔积液穿刺治疗,患者手指活动度显著改善,成功摆脱病痛折磨。
在邰姗心中,每一帧超声影像都是解锁疾病的关键,哪怕是毫米级的异常也绝不能放过。有位老爷爷拿着外院“胰头恶性占位”的超声报告来复查,邰姗细致比对其既往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超声图像等,发现这些关键信息和胰腺癌的诊断不太相符。当她条理清晰地分析可能的诊断及相关注意事项时,家属向她点赞道:“我们在好多大医院都看过了,你和他们说的一样。你的水平真高,早知道新湖就能看了,我们就不跑那么多地方了。”
那一刻,邰姗深知自己的专业正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也正是这份初心与担当,激励她在这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诊疗难题,不仅为临床治疗找准方向,更让迷茫中的患者重燃康复希望。
留下先进技术 谱写大爱篇章
“援疆,不仅要带去最新的理念和技术,还要做到‘输血’和‘造血’同频共振。”邰姗始终觉得,得用好影像这双“精准的眼睛”,既要让更多患者早诊早治、少受病痛,更要为这片土地留下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
邰姗说得恳切,做得更扎实。初到新湖农场,她便注意到这里老年人口居多,慢性病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可原有超声项目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精准诊断是治病的第一步!”这份信念催着邰姗立刻行动,多次牵头开展科室业务培训,带领团队积极参与临汾市中心医院线上疑难病例讨论,在完善腹部、泌尿、妇科等多部位彩超检查的基础上,不仅成功新增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检查,让脑供血评估更全面;针对老年人腿疼、术后康复等需求开展下肢动静脉超声,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等病因查得明明白白。那些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空白项”,正一步步变成守护健康的“常规项”。
这些新增项目很快显露出价值。一位58岁的大姐因颈动脉重度狭窄前来就诊,上级医院建议放支架,她却犹豫不决。邰姗借助新增的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大姐左侧颈总动脉虽已堵至仅剩一丝血流,但其他血管整体状况良好,遂判断为大动脉炎与原有病变叠加所致,建议先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这个精准诊断不仅为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更让当地医生深切感受到细致检查与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培养本土人才,比留下技术更重要。”这是邰姗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把科室空闲时间变成“课堂”,将从医十余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倾囊相授,既有新项目的理论讲解与实操指导,也有常规项目的规范化打磨,还有疑难病例的检查思路剖析。对于高难度的超声介入技术,邰姗更是格外上心,这项侵入性操作风险高,最考验“胆大心细”,她索性把课堂搬到病床旁,结合一个个实战案例手把手带教,每个环节都讲得透彻、练得扎实。当地医生像海绵般汲取知识,专业能力日渐精进,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如今,新湖分院的超声诊断水平显著提升,越来越多患者不用再奔波几十公里求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诊疗。“专业、细致的医疗服务,正是当地百姓最需要的。”邰姗常说,借着援疆政策踏上这片热土,让她真切感受到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结,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因融入边疆医疗发展而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时光飞逝,一年的援疆归期将至,邰姗心中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她早已对这片土地倾注了深厚的情感。而她播撒的专业与热爱,并不会因离别褪色。那抹温暖的“医者白”已深深融进祖国边疆的医疗画卷,为新湖农场的医疗卫生事业留下生生不息的力量。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