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综述

2020-03-13 09:06: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暖风和煦,生机勃发,正是万木争荣时。

  2月17日,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批;

  2月18日,山西云鹏医药集团N95口罩生产线进入试产阶段,至此,我市具有实质生产能力的口罩生产企业达到三家;

  2月20日,侯马市鑫风康风机公司的产品顺利出库,目的地为大洋彼岸的哥伦比亚。短短11天内,侯马市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2月21日,曲沃县总投资29.07亿元的十大转型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该县今年41项重点项目全面梯次开工;

  ……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主动作为、科学施策,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为我市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夯实了基础。

  市委书记董一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学防控和复工复产事宜,他强调指出:“要保证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各类企业及时有序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云峰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明确指出:“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进经济运行,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两手抓、两手硬’。”

  “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精准发力,一项项惠企政策相继出台、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开建、一家家企业投入生产……

  上下同心 精准发力

  重点建设项目密集开工

  疫情来袭,防护物资不仅是社会各界最关心的焦点,也是项目建设、复工复产的基本保障。山西健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从生产烫伤膏和面膜产品火速转产,成为全省第一家能够生产N95口罩的企业。在各部门的帮扶下,该项目从筹划到产品下线仅仅用了10天。

  侯马市的海亿康公司是我市第二家口罩生产企业,2月6日成立,仅仅一周就火速进入试产阶段;襄汾县的云鹏医药集团上马了日产3万只N95口罩的生产线,2月9日设备入厂,2月18日开始试产;翼城县、吉县的口罩生产线正加快建设,不日即将试产……我市口罩生产企业从“零”起步,短短时间达到5家。

  2月25日,市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应急建设项目顺利竣工。该项目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应急项目,54间病房全部是“负压病房”,接到建设任务以后,参建的21家企业全力以赴、并肩作战;600余名建设者们披星戴月、争分夺秒,仅仅用时18天就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该项目创造了我市建筑史上的奇迹,为我市“防大疫、打大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全市“5533”项目共711个,总投资约2979.4亿元,当年投资约689.4亿元。

  市四套班子领导对投资体量大、转型成效明显、社会关注度高、有引领示范作用的51个重点项目进行包联挂牌推进。此举,将有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疫情防控期间,市发改委印发了《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月活动方案》,要求加快项目手续办理进度,为全面开工做好准备;全力争取上级“战疫情稳投资补短板”专项资金,目前,第一批申报项目26个,拟争取低利率贷款53.1亿元。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大胆创新、主动服务,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需要申请办理的项目实行网上收件、并联审批、网上出件,同时推行了“一书承诺、容缺办理”模式。

  春风徐徐来,鲜花次第开。在一项项帮扶政策推动下,全市项目建设开复工的步伐不断加快,天天都有好消息,时时都有新变化。

  2月21日,侯马市举行今年首批十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23.13亿元;

  2月26日,襄汾县今年第一批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该县谋划了8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27.52亿元;

  3月11日,浮山县今年首批总投资103.2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洪洞县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技术、生态环保等领域,确定了总投资212亿元的64个重点项目;乡宁县快节奏推进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霍州市的新型激光熔覆项目顺利开工……

  截至3月12日,全市已有开复工项目312个,开复工率43.9%。

  闻令而动 全力帮扶

  规上企业复产科学有序

  2月4日,山西华翔集团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启动,加足马力投入生产,以满足国际订单需求。该企业成功签下日本日立国际汽车支架项目和泰国大金国际压缩机加工件项目两个订单,实现了今年海外开发的“开门红”。

  2月9日上午9时,侯马市汇丰建材公司污泥处理车间,随着操作人员按下电钮,设备开始高速运转。该公司旗下企业被确定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企业,董事长蒋安生态度坚决:“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这个责任。我们已经全面准备就绪,随时能够投入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

  这是全市努力推进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按下了企业生产的“重启键”;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确保返岗复工安全有序,助力经济持续稳定运行。

  2月11日,我市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加快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迅速成立,由市工信局牵头,进一步加快对涉及疫情防控、事关国计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必需的企业复工。各级各部门组织力量,采取了“一企一策”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原料、运输等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

  蒲县采取了“预案制定精细化”“生产供应保障化”等“七化”措施,给予复工企业政策支持、路径指引;侯马市科学把握复工复产梯次,实现了“横向强防控,纵向促发展”;霍州市建立健全“复工复产企业领导包联制”,班子领导主动服务企业、服务一线、服务基层……

  人行临汾市中心支行引导全市金融系统精准对接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向上级申请了7亿元再贷款新增限额,向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新增授信6150万元,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27.89亿元。

  临汾公交公司推出“定制公交”点对点进行服务,助力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确保员工安全、舒适、快捷出行。

  在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炼铁车间里炉火熊熊,发电站里20多米高的燃气发电机正高速运转,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不断跃动……公司总经理张锐告诉记者:“市、县两级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我们协调解决了原材料运输和防护用品紧缺的问题,我们也将紧抓契机,加大力度,促进生产。”

  在重大民生领域,各家企业以保障民生需求为己任,全力以赴抓生产。临汾燃气公司承担着市区20余万户群众的用气需求,他们紧抓关键部门、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了供气基础;临汾自来水公司加强抢修力量,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供水安全;临汾热力公司承担市区供热面积的70%,他们加大巡线力度,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平稳高效供热……

  惠企春风劲。一家又一家企业迈开了步子,投入到火热的生产中。

  截至3月9日,全市3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复产372家,复工率达96.88%,是三年来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多措并举 协调服务

  中小企业复工快马加鞭

  2月18日,我市出台了16条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仅仅4天之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的通知》。

  全市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导小组应运而生,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深入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翼城县搭建融资平台,共为12家企业融资700余万元。翼城县兴盛针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婴儿服装,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该公司获得80万元授信后,生产进度进一步加快。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今年8月份,原材料库存充足,目前正抓紧时间进行生产,确保赶制出来的货物能够如期发往以色列。”

  乡宁县将全县“小升规”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股改挂牌”企业、省级“四新”企业、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纳入资金奖励范畴,简化资金申报程序,对获得认定的企业立即落实兑现奖励资金159万元。

  蒲县设立100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2000万元应急周转资金。目前,已有蒲县巧巧柳编公司等企业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申请;山西实美食品公司、蒲县正茂核桃公司等企业提出应急周转资金申请。

  全市农信系统多措并举,帮扶辖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达51.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贷款净增14.6亿元,单户授信千万元以下企业贷款净增1.2亿元,确保了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速度不降、力度不减。

  从太岳深处到汾水之滨,从工业园区到民生领域,在百米矿井、在生产车间、在建设工地……平阳大地上处处呈现出项目建设全面加速、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的生动场景。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汪春池,那快马加鞭的建设工地、如火如荼的生产现场,就像池中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百花齐放。

  看,那活力四射的大美画卷一个又一个,令人目不暇接;

  听,那曲调高昂的时代强音一曲接一曲,令人心潮澎湃。

  疫情的阴霾尚未消散,胜利的曙光已然来临。全市复工复产势头强劲、步履铿锵,奋力夺取抗击疫情和转型发展“双胜利”的时刻指日可待!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