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山西省下发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从6月1日起实施。将近一个月过去了,我认为,这方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市民张北星说。
他是市区福利巷一家饭店的经营户,也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他说:“这些年,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也深受感染,努力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上身体力行,支持环保。”
张北星说:“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垃圾分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走的路还很长。”
“网上流传的那个段子我曾见过,虽然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垃圾清理车收集时,直接把两个桶的垃圾倒在一起。”张北星说,这样的收集方式对群众做好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影响很大。
他认为,要想做好垃圾分类,一要做好分类收集、转运,二要加强宣传,让群众们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张北星还提出这样一个细节:“垃圾分类后,要想办法让收集转运垃圾的费用不增或者少增,否则垃圾分类还没见到起色,却先加重了大家的负担。”
“社会上对垃圾清运费用关注较少,但绝对是一个重要方面。春节前夕,我去城北一个朋友家,堆积的垃圾把主干道都堵了。我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村里和环卫对清运费用产生了分歧,环卫扔下不管了。”张北星说。
他认为,在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和清运,提高大家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还要研究采取一些符合实际的奖惩办法,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让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