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现场
临汾新闻网讯 燃气抢险专用车一路驰骋,到达现场,抢险员立即现场警戒、疏散人员;
消防车警灯闪烁、呼啸而至,消防员身手敏捷、投入灭火;
应急预案随即启动,现场指挥部成立,发出一道道指令……
这是6月30日,临汾燃气公司开展的年度燃气供应事故综合演练现场。面对突发的险情,全体参演人员闻令而动、沉着应战,以最短的时间圆满完成应急处置,保障了供气管网的安全运行。
模拟实战 行动迅速
这次演练在尧都区屯里镇韩村某修路施工工地进行,一条中压供气管道被挖掘机施工损坏,发生漏气、着火事故。
“这样设置模拟环境,一是途经韩村燃气管线是气源管线,承担了市区90%以上的气源供应,一旦停气,波及面最广;二是由于野蛮施工带来的管网事故具有突发性,影响最大。”公司生产副经理李烨介绍,加大演练难度,更能锻炼队伍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9时,演练开始。一辆挖掘机挥舞着挖斗进行土石作业,“砰”的一声挖到了燃气管线。
电话响起,调度员问明情况,叮嘱注意事项。随后立即上报,并通知燃气抢修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前期处置。
该公司领导经过研判,此次事故达到公司安全事故一级响应标准,要求马上启动一级响应预案并上报市有关部门。指令一出,公司生产、安监、供应、保卫、基建等有关部门人员火速赶赴现场。
严格评估 完善细节
设立警戒区域、疏散现场人员、组织消防灭火、查看漏点情况……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演练过程紧张有序。
管线所所长张伟手持对讲机,根据现场处置进程不断向调压、抢险人员发出作业指令。他表示:“对抢修队员来说,开关阀门、升压降压、处理漏点都是日常工作,我们主要侧重于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这将有效提高我们在面对一级响应时的应急能力。”
公司班子成员手持评估表,对演练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评估。
“评估很严格,我们就是要找毛病、找不足,对不到位的细节进行完善,为实战打好基础。”李烨说。
现场,负责补焊漏点的抢修员戴好防毒面具,拎起工具走向作业坑;负责检测气体浓度的抢修员拿起检漏仪,注视着数据变化;阀门组、调压组分别在几公里外的调压站待命,将随时根据指令进行作业。
10分钟后,补焊完毕。经升压检测,完全符合要求。现场总指挥通过对讲机下令:恢复供气。
锤炼队伍 夯实基础
市区燃气管网压力恢复正常后,此次演练圆满结束。
骄阳下,参演的6个小组集结站队,抢险车辆、消防车辆整齐列队,评估组现场点评。
李烨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1个综合应急预案、7个专项应急预案,9个现场处置方案,配齐了必要的抢修装备和人员,基本满足了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经评估,此次演练过程配合得力、处置高效,各个环节符合预案要求。
该公司董事长、经理杜龙飞说:“通过这次演练,锻炼了队伍,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协调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置天然气泄漏事故夯实了实战基础。”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