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侯秀娟 韩晓芳)7月8日,在临夏线襄汾改造路段,随着两台摊铺机缓缓前行,由“铁矿尾砂+路面铣刨料”拌合而成的材料被均衡地铺在路段底层上作为路基层。这项“双废”处置技术在我市首次使用。
此项技术由山西省国省道路面改造工程(临汾境内)PPP总承包项目经理部,依托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团队首创。据该项目总工董元帅介绍,今年1月,该公司中标临夏线改造项目后,了解到临夏线两侧有万吨以上的铁矿尾砂废渣,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为了就近处理、消耗废料,该技术团队因地制宜,尝试探索将铁矿尾砂废渣与省道改造时产生的面层、基层铣刨废料按一定比例拌合并稳定处理后,应用在道路建设中。经实验,其强度比传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高50%以上,可实现路面强度高、裂缝少的预期目标,日前得到可施行工程方案。
据悉,应用这项技术可替代70%的石料,旧路材料利用率达80%以上,既可节省弃置铣刨料、铁矿砂,购置新石料的费用,还可解决矿山可持续开采的问题,同时消除了铁矿尾砂长期堆放对空气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