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年365天,他上班时间超过360天,还不包括经常值夜班和夜间抢修;
去年全所600余次维修量,他参与了80%以上,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安排给他的送气、改造、监护等各类任务,他永远是无条件执行……
他就是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副所长郭临平。十几年来,坚守在燃气抢险抢修一线,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工作中,许多同事送给他一个颇具江湖气息的评价:这是一条硬汉。
近日,在临汾燃气公司及其上级集团公司——山西燃气集团的“七一”表彰中,郭临平两次荣获共产党员标兵称号。
兢兢业业为工作
对待工作,郭临平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市区地下燃气管线上千公里,很多老旧管线超期服役、老化严重,尤其到了冬季,漏气现象多发,办手续、开挖、维修,郭临平参与到每一个环节,巨大的劳动强度让他根本顾不上休息,在单位一待就是一个星期。他说:“一天不在单位,我就放心不下。偶尔休息一次,我反倒坐立不安,就像有什么事儿一样。”
在今年的解放东路改造、财神楼南北街改造、鼓楼西大街改造等重点项目配套燃气工程中,不论是技术支持、现场监护,还是管线碰接作业,哪里都少不了郭临平的身影。
燃气抢险是一项直面危险的工作,“一切为安全让路”是郭临平长期从事燃气抢险工作中坚守的准则。在管线所的生产计划板上,郭临平写得最多的是安全;在每天的生产调度会上,他提到最多的也是安全;在每一次维修作业中,他关注最多的还是安全。
“你不把安全当回事儿,就是不把你自己的命当回事儿,也是不把你一大家子人的幸福当回事儿。”每次发现有纰漏的地方,郭临平批评起人来毫不客气。
在郭临平参与到的数千次维修抢修作业中,从未出现一起责任事故。
率先垂范有担当
在组织完成日常抢修维修工作的同时,管线所还经常接到各类送气、改造、监护等任务。每次接到指令,郭临平从无二话,永远是无条件地执行,而且每一次都能圆满完成。公司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有郭临平在现场,我们放心。”
由于平时现场去得多、作业坑下得多,郭临平的衣服总是沾染着泥土。他不怕衣服脏,却总是将胸前的党徽擦得干干净净,实实在在把“党员就要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干在实处。
每次有抢修任务,郭临平总是最早赶到的人;每次遇到较为紧急的情况,他也总能采取正确果断的措施。他经常跟年轻的抢修员说:“有问题,就找我。只要有需要,我就肯定在。”
年初疫情来袭,管线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给郭临平,他不仅制订了周密的方案,四处联系购回防控物资,还专门设立了“党员先锋岗”,身先士卒坚守检测点。
抢修班有一名家在外地的年轻职工,春节回了一趟家,再返岗时就遇到严密的疫情防控。有人劝郭临平:“那个同事就回了三四天,别隔离了吧。”
郭临平坚决不同意,说:“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并组织人收拾出一间偏僻的宿舍,收拾好生活用品,等那名返岗员工来时直接领了进去。随后,他主动承担了那名返岗员工的工作,一直到半个月后解除隔离。
凝聚团队铸铁军
“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一直是管线所管理的原则。郭临平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和奖酬体系,职工主动工作、积极工作、创造性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没有了。
郭临平针对新技术、新问题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实现了人员有分工、设备有专职、责任有落实、考核有制度的要求,使班组管理得到了全面提高。
郭临平还经常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号召全员岗位练兵,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技术娴熟的优秀岗位技术能手。
如今,在集团公司其他燃气企业眼中,临汾燃气公司的抢修队伍是一支有能力、有战斗力的团队;在临汾燃气公司领导干部的眼中,抢修队伍是一支拿得出手、让人放心的铁军。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