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说咱临汾美

2020-09-21 09:48: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了,无论是久居本地的老临汾人,还是客居临汾的外地人;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偶遇临汾的过客,无不对临汾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由衷赞叹。

  曾经这里被冠以“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黑老大”的帽子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今,污染企业关停了,被毁的生态修复了,老旧建筑拆除了,游园绿地星罗棋布,花草树木热情相拥,人们安居乐业,获得感日益增强,幸福指数稳步提升。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街头巷尾,采撷到一组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本期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滨河美景 柴云祥 摄

最美是家乡,明天会更好

  “空气好了,景色美了,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也太快了。”近一年没有回临汾的刘杰完全不敢相信,家乡的变化竟如此之大。

  今年35岁的刘杰是尧都区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买了房子、组建了小家庭,已落户太原。平时他每年都要回来好多次,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和工作需要,自春节后没能回来,直到最近才回临探亲。

  最让他惊讶的是市区如火如荼的城建工程,他说:“我专程走了一趟解放路,两边拆掉了许多老旧建筑,很多记忆里的地方都没了;还看了看鼓楼西大街,高架桥的桥墩一个接一个,我都能想象到它建成通车的样子。”

  刘杰在太原时,经历了城建工程突飞猛进发展的那几年。他说:“尽管修建时偶有不便,但修好后,交通的便利、城市品位的提高、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明显。现在,临汾也走上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大家就会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让刘杰欣喜的是最近的空气环境,他说:“回来一周了,每天一睁眼,窗外天空湛蓝,白云像飘在天上的棉花糖,特别漂亮。”

  在刘杰印象中,临汾的空气质量一直不尽如人意,他回忆:“我高中那几年,是咱们临汾的空气最糟糕的时候,雾霾严重、扬尘肆虐,记得学校有一次举办活动,大家都买了白衬衫,不到一个小时,领子上就成了黑色的。”

  “环境的变化真大。”刘杰说,平时他在太原时,经常去汾河公园健步走来锻炼身体,回家后,也选择临汾的汾河公园去锻炼。

  刘杰连续在公园锻炼一周后认识更加深刻,他说:“我觉得,咱们的汾河公园环境优美。每天晚上在河边步道上健步时,有时能闻到青草和泥土芳香,有时能闻到浓郁的荷叶味道,有时到绿植繁茂时空气特别清爽。”

  “大学毕业15年了,那时留在外地,无非是觉得咱们临汾落后、空气差、机会也少,特别是城市建设方面,一直像个小县城。”刘杰说,现在不同了,正在进行的解放路改造、财神楼改造、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建设等项目,可以说临汾在短短几个月里完成了几年的发展。

  刘杰信心十足:“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临汾已经踏上了快速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几年,临汾一定会带给大家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跨越。我相信,未来的临汾一定美如画。”

  记者 柴云祥

儿童乐园

“每次回老家,都有新变化”

  “临汾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快,每次回家都有新变化,每次都会带来新惊喜。”近日,在天津定居的郭宁回家探亲时感慨道,每次回家,他都要带孩子到处走走转转,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要说家乡变化最大,最直观的当属环境的变化,空气质量好了,城市绿化多了,走到哪儿都觉得舒心。”郭宁说,尤其是这两年,每次回家,他必去的地方就是公园,从东边的涝洰河公园到西边的古城公园、九州广场、廉政广场,约上昔日三五好友、带上孩子到公园坐坐,大家在一起聊聊生活近况和工作发展,再看着孩子们在一起打闹嬉戏,那种感觉欢喜又畅快。

  郭宁回忆道:“记得我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只有那个时候,父母才会带着我去公园玩。现在回看小时候的照片,也特别有感触,每年国庆节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去平阳广场照相,似乎成了我们那个年代的节日标配,现在的孩子可不一样了,周周放假都像过节似的。”

  见儿子聊起小时候的生活状态,言语间些许遗憾,一旁郭宁的母亲赶忙接话道:“那时候也不是不想带着你们出去玩,关键是没有什么地方好选择,出去了也不知道该去哪儿。现在可不一样了,市区大公园、小广场到处都是,不仅园区绿化环境好、休闲娱乐设施多,其他的各项配套设施也都非常齐全,置身其中就是一种享受。”

  说起临汾这几年的变化,郭宁的母亲侃侃而谈。“这些年退休在家,我也报团去过一些地方旅游,很多景点的环境都还没咱汾河公园好呢,公厕的建设和卫生环境就更不能跟咱这儿比了。”

  郭宁表示,城市发展快,环境变好了,人们生活也跟着美好起来。难怪这些年无论怎么邀请父母去天津生活,父母都不去。

  “家乡如今的生活环境,加上这里的亲情陪伴,确实令人留恋。”郭宁坦言,每次回程时都特别开心,启程时恋恋不舍。他调侃道:“要不是在那边工作稳定,也买了房子,我都想回来生活。”

  这两年回家,郭宁不再劝父母和他一起回天津生活,看着老两口每天早上去家附近的广场锻炼;晚上没事时,还能约好友去汾河公园散步,生活的安逸且美好、富足且快乐,他打心眼里为家乡的变化感到开心、自豪。

  记者 卢婷 文/图

芳草萋萋

临汾美如画,邀您来共享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都不敢买白色的衣服,要买下只要穿上一次,回来就得洗。现在可不一样了,白衣服好几天洗一次都不怎么脏。”日前,高桃桃这样给记者形容临汾生态环境的改善。

  今年33岁的高桃桃,自出生以来上学、生活都在尧都区,对于临汾生态环境的改善她深有体会。

  高桃桃从小跟父母住在南外环的尧都区贾得乡乔家庄村,在她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除了冷,就剩灰蒙蒙的天和刺鼻的焦煤味了。

  前几年,高桃桃所居住的村庄接入了集中供热管网,每到冬天家家户户烧煤取暖成为历史。

  “冬天回到家,印象中的味道没有了,天也不是灰蒙蒙的了,原来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煤堆煤灰也不见了,环境的改善可不是一点儿。”高桃桃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形容临汾生态环境的改善,她对近几年临汾生态环境的改善竖起了大拇指。

  稍有停顿,高桃桃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我的感受你可能体会不深,要说家喻户晓的变化,那就是汾河。”

  “如今的汾河公园美景如画,更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可以前呢?”高桃桃回忆,她上高中的时候,经常去市区鼓楼西的亲戚家,在她的印象中,曾经的汾河总是弥漫着臭味,河边大大小小的鱼塘、臭水沟、垃圾堆更是不堪入目。“要放在以前的夏天,你要敢不抹清凉油就去汾河边玩,蚊子保准送你一身疙瘩。”高桃桃打趣道。

  “现在的汾河,河水变清澈了,河边的鱼塘、垃圾堆、臭水沟也消失了,脏乱差的河岸两侧蜕变成一个个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生态公园。”高桃桃笑着说,“从平阳大桥到锣鼓大桥,你从河岸两边随便进入都是美美的生态公园。”

  高桃桃认为,近年来,临汾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生长在临汾的人都能举出几个实例,而且这些实例,还都能看到眼里、能切身体会的变化。

  “依稀记得以前的网上有很多关于临汾生态环境不适宜居住的评论。现在如果有人这么说,我会立马反驳,让他们来临汾好好看看,给他们震撼一下。”高桃桃充满希冀地说,“家乡的生态环境在一天天变好,我能历经临汾生态环境的变迁,享受现在的临汾美景,这让我十分自豪。”

  采访结束时,高桃桃调皮的让记者把她的话写在稿件内:“如今的临汾美如画,桃桃邀您来共享。”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