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我市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向人民群众交账之年。这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牢牢扛起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扎实推动各项重要举措落实落地,以铁的决心、铁的担当、铁的举措、铁的手段,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逐渐成为临汾常态。
2021年是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之年。前不久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2021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了目标任务,压实了工作职责。新的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拿出怎样的决心,采取哪些强硬举措,应对挑战、全力攻坚呢?日前,记者分赴各县(市、区),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访了部分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倾听他们的工作思路,畅谈美好未来。现将这些稿件刊发,以飨读者。
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局长王建华
啃下硬骨头 打好攻坚战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5天,同比增加47天;“秋冬防”期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70天,平川县(市、区)排名第一;汾河北益昌断面水质为Ⅳ类水质,按时完成汾河断面水质退出劣V类的目标……2020年,霍州市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面对异常严峻的环境形势,霍州是如何取得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新一年的生态环境工作怎么干?日前,记者带着一系列相关问题采访了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局长王建华。
“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三大保卫战,狠抓污染防治。”王建华介绍,霍州市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大力推进锅炉整治和散煤管控,“禁煤区”36504户全部完成清零;稳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对全市35个建筑工地进行了跟踪监督。
“经过霍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把关,霍州历史上最为严厉的河道管理‘严十条’出台,将河水、河流、河道从日常性监管上升为制度性建设,是霍州市汾河流域全面退出劣V类水体,确保汾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的攻坚利剑。”王建华说,“我们坚持饮用水、流域水、地下水、黑臭水、污废水统筹治理,聚焦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三大污染源头,全面治理污染排放;严格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巡查监管;严厉查处偷排污水、倾倒垃圾、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
王建华说:“2021年,我们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从严治党为统领,以党建促工作,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他表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促进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和提标改造,促进矸石山动态治理、臭氧污染防治、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本领高、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
“今年环保工作要求会更高、难度会更大、任务会更重。”王建华说,“我们会始终保持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拼劲,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记者 柴云祥 文/图
市生态环境局翼城分局局长李维跃
打好主动仗 再上新台阶
这是一组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7,平川7县(市、区)排名第一;优良天数260天,平川7县(市、区)排名第一;浍河翼城段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全省2020年大练兵活动先进集体。
2020年,翼城县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大打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翼城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怎么干?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生态环境局翼城分局局长李维跃。
“城区空气环境质量PM2.5年均浓度下降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完成市下达考核指标;浍河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市考核要求。”李维跃快人快语,2021年的工作目标脱口而出。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李维跃说:“我们拟定了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在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三个方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严格生态环保执法监管。”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坚持突出“五治”,即夏病夏治治臭氧、冬病夏治治散煤、常抓严管治工业、强化监管治尾气、突出重点治扬尘,扎实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推进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施县城周边及重点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强涉水企业提标改造,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对浍河沿线排污口分类整治,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与利用处置,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不断提升土壤监测能力,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李维跃表示,他们将严格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全面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实现对全县排污单位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坚持“铁腕治污”,严查重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不断推进环境守法新常态。
记者 刘超 文/图
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局长杨文有
围绕核心目标 蹚出生态新路
全力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0年,曲沃县生态环境工作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大气环境综合指数5.74,优良天数248天,6项主要大气污染因子全部呈下降态势;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完成率50%,超目标值50%,位列全市沿汾板块第一;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0%,全市沿汾板块并列第一;汾河北庄断面、浍河东西韩断面在5月份全部退出劣Ⅴ类……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引向深入,一微克一微克去抠、一个点一个点去防、一个断面一个断面去守的成果。”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局长杨文有感慨地说。
他介绍,过去的一年,曲沃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县、乡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机构设置,完成全县231家涉气企业分级、分类管控,2家钢铁企业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2家企业在对标创A治理方面已通过省级B类企业认定,落实了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方面重点任务。
“我们坚持一体推动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积极推动城乡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和工业园区污水‘零排放’。”杨文有表示,“河畅、水清、岸绿、景怡”的秀美风光雏型已在曲沃初现。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杨文有说:“2021年,我们将坚持‘四治’一体推进,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只能更好’的核心目标,突出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全方位、全空间、全区域深化生态环境治理。”
他表示,要持之以恒开展企业创A争先行动,放大特色亮点,在打造临汾“沿汾板块”样板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当尖兵;要紧盯污染源“存量”,管好污染源“增量”,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压实责任、落实举措,推动企业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整改;要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公众、企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我们必须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杨文有说,“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抓好推进落实,努力蹚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曲沃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子。”
记者 柴云祥 文/图
市生态环境局蒲县分局局长席永红
聚力生态保护 争创实践基地
2020年,蒲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区);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8天,优良天数比例95.1%,全市排名第一;六项污染物指标浓度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改善幅度2项指标全省排名前10位;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这是蒲县把‘生态提升’攻坚摆在工作首位的结果。”市生态环境局蒲县分局局长席永红说,“全县牢固树立‘大环保’理念,众志成城铸就生态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他介绍,过去一年,蒲县加快推进工业提升改造,12家洗煤企业完成提升改造,10家产能落后的洗煤企业完成淘汰,淘汰中型和重型柴油车464辆,清洁取暖改造完成“煤改电”337台、“煤改气”1154户、“生物质”1264台;昕水河沉沙降污净化工程投入运行,完成薛关昕水河水质净化湿地工程、黑龙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城区河道治理工程完成90%工程量;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管理,完成18家加油站防渗改造、67个行政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完成历史遗留无主体矿渣治理41处。
“我们对环境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频次、大力度、全覆盖执法监管。”席永红说,市生态环境局蒲县分局累计出动588人次,对违法排污、辐射安全、危废、固废等执法检查1500余次,接到举报案件28起,做到了件件有受理、件件有落实。
席永红说:“2021年,我们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生态蒲县建设,重点抓好主要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
他表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做好蓝天、碧水、绿地等五大行动组的协调;大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昕水河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开展系列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固废、辐射等专项监管;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切实履行‘环境卫士’‘生态使者’的职责。”席永红说,“我们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积极助力蒲县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记者 柴云祥 文/图
市生态环境局乡宁分局局长李国荣
强化源头治理 创建生态文明
一场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一次次动真碰硬的严厉执法,
一幕幕入脑入心的理念宣传……
2020年,乡宁县紧紧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15项重要举措,全面落实“督查问题整改、突出问题清零、秋冬防攻坚、热点网格预警”管理,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全年二级以上天数328天;县域内无劣V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这一年,先后淘汰关停4家焦化企业;淘汰关停5家煤炭洗选企业;对全县5家砖瓦企业和1家紫陶企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成清洁取暖改造4209户45.7万平方米;第二污水处理厂即将进入招标程序;枣岭、管头污水处理站及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已进入调试运行阶段;10个入河混合排污口,全部整改完成,实现清零;79家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全部申报登记备案;2处无主煤矸石堆场先后完成生态恢复治理;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全部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实施了自行监测……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乡宁县的生态环境工作将如何开展?
市生态环境局乡宁分局局长李国荣这样说道:“我局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谈到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李国荣告诉记者:
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积极推进煤炭消费减量、狠抓清洁取暖改造,减少燃煤污染排放;集中抓好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综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和烟花爆竹禁售禁燃、城乡绿化等工作;发挥电量管控、视频监控等科技作用,加大企业差异化管控力度,有效提升空气质量。
在促进断面水质达标上,将实施鄂河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查处水污染行为等工作,确保鄂河西庄岭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将以土壤安全利用、强化危险废物监管与利用处置为重点,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李国荣表示,生态环境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们将凝聚力量,创新举措,唤起全县人民同心共治污染,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