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何天恩:践行国有大行责任

2021-04-12 09:41: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何天恩在山西春雷铜材有限公司调研

  临汾新闻网讯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实现转型出雏型、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的关键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充足的金融动能,中国银行作为银行业的百年“老字号”、市区四大国有控股银行之一,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将如何践行国有大行责任,助力我市“十四五”起好步、开新局?近日,记者专程走访了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何天恩。

  记者:多年来,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持续引流金融活水,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金融动能。那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行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何天恩:临汾市“十四五”发展战略定位是: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打造装备制造集聚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生态环保提质区、宜居宜业品质区、营商环境优势区、开放联动新枢纽的“五区一枢纽”。

  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银行服务的着力点。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树牢“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理念,聚焦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大对全市“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的信贷对接及支持力度,对照我市2021年首批重点项目清单,贯彻落实“一户一策”战略,精准服务客户。

  装备制造聚集区是我市倾力打造的“五区”之一,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积极对接,主动作为,为某通用设备制造业龙头上市公司增加5亿元授信额度。2021年1月至今,已为该公司投放3000万元,后续将按照提款计划陆续再投放1.7亿元;同时储备某制管公司5000万元流资贷款,目前正在收集客户资料准备上报。

  全市靓城提质工程是领导重视、市民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及时与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类企业取得联系,由行领导包干、各部门联动,在业务流程上提升效率,在执行推进上确保实效,用中行加速度成功为某重点工程获批5亿元授信总量,并根据项目工程进度第一时间保证贷款资金的顺利投放。

  今年以来,我行为城市基础建设某重点工程项目先期投放项目贷款7000万元;为某旅游公路PPP项目先期投放517万元,同时已批复的两个旅游公路PPP项目3.22亿元正在有序投放中;储备某重点工程搬迁项目约2亿元、黄河板块某旅游公路PPP项目5.6亿元,储备项目正在发起项目申报。

  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技术研发及工业互联网方面积极作为,我行提高贷款资金的有效投放、精准投放,灵活运用“股、债、融、贷”及撮合服务等多种手段,不断丰富金融生态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目前已对接5户拟上市企业,并成功为部分企业提供了贷款资金。

  聚焦转型综改,将开发区、园区作为营销突破点和发力点。我们开辟了业务审批专属绿色通道,与机构协作实现业务快速审批,成功为园区某冶铸公司提供贷款2000万元、某天然气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为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此外,以批量化营销体系为抓手,打造“金融园区创新”新格局。今年以来,已批复开发区、园区授信项目4.7亿元,本年度将按照提款计划全部实现投放。

  记者:小微企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小微企业,你们将如何提供金融服务?

  何天恩:我们以深耕中小企业为宗旨,依托产品和服务优势,在产品创新、宣传服务上做足功课,实现了中小企业客户数量、投放金额和经营效益的同步增长。截至2月末,银保监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18亿元,较年初净增0.43亿元。

  按照上级行统一部署,我行率先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由专门从事普惠金融业务的团队具体负责指导和推动业务开展,各经营性网点作为普惠金融基础服务阵地,配备专职公司客户经理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借力丰富的市场经验与区位优势,积极向普惠型小微企业和其他组织贷款以及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领域拓展业务合作关系,并利用微信平台新媒介,分享营销案例、分析先进经验,做到“忙时跑业务做营销,闲时发数据做培训”,搭建起了业务发展的精英队伍和主阵地。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抵质押落实难,相比大公司授信客户融资难度更大。为有效解决客户融资难问题,我行创新办法,精准服务,根据企业近两年结算情况,在全辖区积极推广“结算通宝”业务;根据连锁药店及医院近两年医保结算情况推广“医保贷”业务;根据企业近两年纳税金额,推广“税贷通”业务;根据企业在政府采购平台中标情况,推广“集采通宝”业务。此类产品无需抵押,授信审批高效快捷,可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实际问题。同时,我行坚持科技引领,推出线上纯信用小微企业授信产品——中银企E贷,该产品审批快捷,用款灵活,随借随还,让小微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得信贷支持。截至3月11日,已通过线上业务,新拓展授信客户40户,贷款新增2067万元。

  在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我行还对小微企业授信客户提供“一户一方案”的金融产品服务,由客户经理带队上门为企业开展金融防诈骗知识宣讲、免费提供代发薪水服务、免费为中小企业职工开立手机银行,不仅巩固了银企合作关系,同时也为小微企业个人客户带来了金融便捷。

  记者: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你们如何提供靶向服务,创新作为?

  何天恩:我行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开发区、特优区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积极助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对饮品、药品、果品等产业提供支持,积极助推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贫困地区涉农项目和扶贫领域的信贷资源配置,建立“助农兴农”新模式。

  为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我行积极与吉县县委、县政府对接,深入一线了解吉县苹果产业,全行上下勠力同心,争分夺秒,成功为其中两家苹果产业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共计400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行已在永和县、大宁县、霍州市、洪洞县、曲沃县、乡宁县、翼城县、蒲县、襄汾县实现个人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投放。截至2月末,我行提供个人小额扶贫贷款共计353户,金额1763.5万元。

  我们在保时保质完成定点扶贫任务的同时,创新推广“党建+扶贫”工作模式、“行领导+贫困户”精准脱贫认领模式、“机关党支部+县支行”“城区党支部+帮扶对象”的新型帮扶模式、“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巩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中行智慧。

  此外,我行还聚焦贫困地区所需,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打开销路,设立职工小超市,帮助定点帮扶地区农产品批量销售。在年初,积极响应总行工会及临汾市总工会号召,通过“中行公益云”平台、贫困地区实地采买等形式,购买扶贫地区农产品14万元,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在此方面中行做了哪些工作?

  何天恩:为助力我市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和精品旅游品牌,我行全力支持云丘山智慧景区建设,在原有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基础上,新增1450万元授信总量,用于云丘山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景区景观维护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云丘山风景名胜区提升接待能力。我们还重点支持吉县黄河壶口瀑布的景区建设,批复5000万授信用于该景区的智慧系统建设。此外,为打造文化旅游全旅游链项目,我行累计为两条旅游公路授信总量合计3.86亿元,积极对接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人祖山景区,为文旅建设蓄积金融新动能。

  截至2月末,我行投放绿色环保贷款3户,存量周转2户,合计金额5.72亿元。截至目前,已为某供热公司投放流资贷款1000万元、为某天然气公司投放流资贷款2000万元、为某发电公司投放流资贷款3900万元;已批复待投放某能源公司流资贷款5000万元;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何天恩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节点,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十四五”远景目标,明确制定了本行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我们将强化服务,积极作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出雏型、蹚出一条新路,以不懈奋斗展示百年老行风采,全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记者 高秀云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