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将科(资料图片)
临汾新闻网讯 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芝河水质从劣Ⅴ类转为IV类水体,全县栽植连翘、国槐、油松等1037万株,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是地处生态脆弱丘陵沟壑区的永和县,2020年交出的一份环保答卷。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是永和县生态环保工作的目标,更是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为之努力的方向。站在新的起点上,今年永和县的生态环境工作怎么干?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生态环境局永和分局局长王将科。
3月底刚刚履新的王将科,对环保工作有丰富的经验更有深厚的感情,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到任的第一个周末他没回家,他要在这个陌生的县里走走看看,了解一下情况。车辆行走在新修好的沿黄公路上,他思绪万千:从国家的“十四五”,到永和的“四县战略”,从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到断面考核的硬杠杠……他感到内心激情涌动,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尽快开局起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永和更为重要,它既是发展旅游、保护黄河、助推经济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民众脱贫后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渴盼和需求。因此,环保工作对全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王将科对环境保护见解独到、认识深刻。
谈到今年永和的环保工作,他收敛了笑容,神情严肃地说,“我们将严格按市局的要求,从基础做起,把工作做实做细。围绕‘1341’思路开展生态环保工作,即把准‘持续提升环境质量’1个方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3个步骤,突出‘治气、治水、治城、治山’4个重点;实现‘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1个目标。在大气方面,要实现城区空气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优良率80%以上,PM10、PM2.5、SO2等指标持续保持下降。特别是PM2.5浓度保持稳定达标,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力争进三;在水方面,芝河辛庄断面水质达到国考Ⅳ类标准要求;在土壤方面,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整体基本保持稳定。”
——大气治理方面。要加快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支持高产出、低污染的天然气开发利用等项目,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深化企业治理与管控,深化提标创A行动,努力打造标杆企业和引领性企业;持续开展排放治理,严格工业企业排污监管,10月底前,要全面完成7家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作,所有煤炭、砂石、水泥等易扬尘工业料场要实施全封闭;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禁煤区”要实现燃煤及设施“双清零”,年内新增的取暖改造项目6月底前要全部开工,10月底前全面完工;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实施公共服务车辆清洁化改造,加强机动车尾气管控,初步建成“天地车人”一体化排放监控系统,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备案制度,县城区域内禁止使用未备案、未编码登记、未悬挂号牌以及“国三”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城区治理方面。科学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城市环境大整治,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湿式作业,县城建成区达到85%以上,增加城区洒水降尘的力度;开展城区小街小巷、未硬化道路、破损路面及沿街门面与道路连接带的硬化和修复工作;严格落实建筑工地“6个100%”要求,着力加强工地扬尘管控,8月底前完成高速沿线“脏乱差”清理整治、生态环境绿化美化、违法排污动态清零等工程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加大对集中供热、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的环保投入与管理。
——水环境治理方面。要全方位加强治理,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监管,加强芝河清理整治,继续开展“清河”行动;抓好管网建设,全面收纳污水,杜绝污水外排现象;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国考断面实施“一断面一策”;保障重点河流生态基流,采用调水补水、严格管控、应急管制等方式,增加或维持国考断面河流生态基流;强化饮用水源地管理,加快新建水源地围网、立标等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污水管网系统管理机制,组建专门的巡查管护队伍,定期对所有污水收集网络进行巡查,确保污水收集网络的正常运行。
——生态治理修复方面。要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组织开展再排查再整治,对破坏生态、私挖滥采的行为全部依法关闭;对涉及固废、危废的企业全部纳入申报平台,健全“五联单”转移台账。
王将科说,今年将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狠抓企业排污、二次扬尘、柴油货车、面源污染、散煤燃烧等五大污染源管控工作,突出水环境治理“六个着力点”,巩固拓展“河流清洁百日行动”成果,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监管,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把生态修复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全力打造兼具防护性、观赏性、经济性于一体的绿化工程;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着力解决白色污染、“垃圾围村”等突出问题。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新起点,新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王将科说,“这就要求全县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正视不足,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再接再厉、锲而不舍,全力以赴推进全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