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冬天一身霜、夏天一身汗、晴天一脸灰、雨天满身泥……这是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检修部部长侯汾忠日常工作时的模样。只要市区自来水管网出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紧急处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付出,侯汾忠和他负责的检修部受到公司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6月17日,记者在市自来水公司见到了这位万家供水管网的守护者侯汾忠。
“我们检修部肩负着全市城市供水管网的抢修、维护、巡查工作。”刚一见面,侯汾忠心直口快地介绍起他的工作。
谈起抢修,侯汾忠这样说:“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也就是全天候待命,只要有抢修任务,都能做到城区三公里内20分钟到达现场,城区较远的地方30分钟到达现场,并且保证做到小修不超过12小时,大修不超过24小时。”
今年52岁的侯汾忠自2006年进入检修部以来,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检修部副部长王琪这样评价:“侯汾忠不善于言谈,但做事果断、说到做到,从不推脱拖沓,而且技术精湛,干活干净利落。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回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也以身作则,脏活累活抢着干。他还喜欢钻研管网维修技术,有着丰富的维修经验。”
6月16日凌晨5点,侯汾忠接到市自来水公司客服电话:市区洪家楼长途线务局门口地面有水冒出。
得知消息后,侯汾忠立刻组织抢修人员带上工具赶到现场。轻车熟路的他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勘查现场,关闭管道阀门、开挖地面、查找漏水点……一系列操作后,最终确定了漏水原因是主管道破裂。
“那条供水管道担负着2000余户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侯汾忠回忆,“当时下着小雨,但事出突然,马上就到了居民用水的高峰期。”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供水,侯汾忠带领抢修人员冒着小雨,轮流上阵,抢时间开挖。坚硬的水泥路面,加上小区门口人来车往,不利于大面积开挖。狭小的沟槽里,只能容下2名工作人员下去,大家只好轮流在沟槽里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几小时的开挖后,主管道露出,漏水的具体位置确定。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大量的泥土被浸透,当时的沟槽犹如一个大泥池,抢修人员在泥泞的基坑里半蹲着进行割管、连接、上螺丝,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但在侯汾忠的坚持下,他们经过8小时奋力苦干,在中午11点40分完成管道修复,恢复正常供水。
作为检修部负责人的侯汾忠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遇到再大的事故现场,只要侯汾忠在场,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在他的带领下,检修部成为了一支团结拼搏的队伍、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正是他们的默默守护,才使得自来水能够及时安全到达万千市民家中。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