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给孩子们灌输环保理念,让学生群体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长期如此,就能营造出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这方面,各中小学校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谈及我市生态环境保护话题时,市民刘江萍提出她的观点。
刘江萍是一名退休教师,曾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30多年。在她看来,学校教育是塑造价值观的主阵地,多年以来,各学校德育文明教育为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群体是最讲文明的一个群体,在市区大街小巷,不论是闯红灯、乱扔垃圾还是随地吐痰,学生们很少有这些不文明举动,尤其是大学生、高中生,他们既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分辨善恶的能力,又有维护社会的热情,这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刘江萍说,孩子们拥有的正确价值观将陪伴他们一生,每一个孩子也能影响一个家庭。
刘江萍说:“如今,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我们临汾,对环保抓得越来越紧,可以说每一位市民都已经参与进来。有的人是主动参与,他们对环保有很高的认识,能够自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的人是被动参与,他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觉得自己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很小,对单双号限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杜绝路边烧烤等措施比较抵触。所以说,让每个人都有良好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环保有所涉及,但占的比重还很小。”刘江萍认为,各中小学校应该在德育教育中结合临汾实际,增加环保知识,为未来全社会都能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打下良好的基础。
刘江萍建议,首先要“环保进课堂”,由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编制通俗易懂的教材,在学校讲授环保课,让学生们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哪些是环保行为,作为学生又该怎么做;其次是开展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孩子们前往污水处理厂参观,让他们了解污水变清的过程;再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比如征文、演讲等,孩子们写作文和演讲稿的过程也是加强环保教育的过程。
刘江萍说:“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后,他们就能像现在讲文明一样讲环保,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打造出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氛围。”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