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区域巡查室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油烟整治情况
临汾新闻网讯 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为了守护“临汾蓝”,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环保铁军顾不上休息,不分昼夜地深入平阳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铁肩担当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排查着每一个污染源,竭力减少着污染物排放。
连日来,记者随同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队、重点区域巡查室的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农村、饭店、工地,查排污、查散煤、查油烟、查扬尘,见证着他们心中的那份执着,感受着他们守卫“临汾蓝”的坚定决心。
12月5日晚上8时许,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区域巡查室的王文江和同事们开始了当天的环保检查。
“我们今天重点检查临钢医院监测点周边的餐饮饭店和建筑工地。”刚一见面,王文江便给记者介绍起来。
他们检查的第一站是市区雅园小区西北侧的“秀梅臊子面”,王文江说道,“这家饭店以前没有抽油烟机,今天看看安装好了没。”
进入店内,说明情况,饭店老板热情地把王文江引到了二楼的抽油烟机跟前,还打开抽油烟机让他们查看。随后执法人员还查看了贴在墙上的油烟机清洗记录。
随后,王文江和同事们沿着尧贤街,一家饭店一家饭店地查。“抽油烟机一定要定期清洗。”“清洗记录要清晰,能说明情况。”“清洗不能敷衍,用火碱更方便。”……听到王文江的宣讲,餐饮饭店负责人频频点头,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按规定定期清洗抽油烟机,并保存好印证资料,为大家共同享有的蓝天白云作出自己的贡献。
12月6日清晨,当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四室主任潘华功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翻看企业用电在线监控情况时,洪洞县三兴煤焦集团公司用电异常的提示让他很是担忧。
这家洗煤厂什么情况?有没有偷偷生产?一个个问题出现在潘华功脑海中,他对自己说,“不行,得跑一圈,到现场看一看,才能放心。”
上午10时许,参加完紧急会议后,潘华功立即召集人手,赶赴企业。
80余公里的山路,到达洪洞县三兴煤焦集团公司时,已经是中午12时17分。
亮证、进门,没有多余的话,潘华功直入生产车间,顺着楼梯来到电机旁边,他伸手触摸、翻看后感叹道:“没有温度,看来是其他问题,没有偷偷生产。”
一番检查过后,企业负责人姗姗来迟,并解释道:“没有生产,早就停了的。今天把生产用电报停了,所以用电在线监控没有信号。”
了解到实情后,潘华功没有过多停留,再次出发前往下一家企业。
康老洗煤厂、明达洗煤厂……检查人员穿行在洪洞县的企业间。检查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熟人,有其他县交叉检查的同仁,还有市生态环境局洪洞分局自查的执法人员。
正是在潘华功等环保铁军的高频次执法检查下,才没有企业敢违规生产排污。
秋冬季以来,环保铁军的脚步遍布平阳大地,他们用辛勤和汗水,守护着我们共有的“临汾蓝”。
几天的跟随采访,让记者很是感动,环保铁军的模样让人记忆深刻。
深吸一口气,闻一闻有没有烟味;扒开垃圾堆,看一看有没有煤灰;打着手电筒,找一找有没有冒烟……在农村,环保铁军走街串巷,用手电筒的光束照亮着每一户居民家的烟筒,只为减少那一点污染源。
橙色预警,建筑工地是否停工;光亮所及,裸露土地是否覆盖;目之所见,机械设备是否合格……在工地,环保铁军一查到底,用环保人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建筑工地。
手摸生产设施,有温度,问缘由;跟着监测数据,突击入企,详细咨询;凭着直觉经验,看场地,查现状……在企业,环保铁军直入生产车间,排查所有污染源头,探讨降污措施。
今年的冬天很冷,但有环保铁军的坚守,蓝天不再遥远。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