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超) 日前,记者从市国资委了解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市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强力推动了“僵尸企业”处置、公司制改革、国企提质增效、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改革政策落实和任务落地。截至2021年底,国企改革总体工作完成率超过了省定70%的目标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制度建设系统全面、成果丰硕。市国资委制定印发了《临汾市国企改革行动方案(2021-2022年)》《临汾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临汾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程序》《临汾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国企治理提供了依据,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入、健康发展。
改革成果落地见效、惠及职工。市属67户“僵尸企业”、困难企业、一般竞争性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等方式有序退出市场。尤其是已破产终结的7户企业,市政府统筹市本级可用财力垫付了1.4亿元,完成了1461名在册职工的妥善安置,解决了2152名退休职工遗留问题,核销了2.4亿元欠缴养老保险,妥善解决了到龄无法退休、医保因欠费无法报销等问题,有效缓解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盘活了国有划拨土地400余亩,为其他企业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国资监管依法依规、科学高效。市国资委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为抓手,推动所监管企业实行“定职数、定员额、定机构、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改革,对所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工资薪酬管理进行规范,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有效机制。制定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资产负债约束、违规经营投资与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等方案和办法,进一步强化了监督职能。结合企业的经营业绩目标值,跟踪分析,对快报数据环比有重大变化的企业及时提醒,引导企业高效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健康发展。市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全部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的议事规则,将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严格按《公司法》规范高效运行。按照要求,辖区内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办教育医疗的深化改革、承担市政社区消防的剥离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轻装上阵,回归主业,不再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民生问题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以“四分换百分”,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分企施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推动符合关闭、破产条件的企业彻底退出市场,推动正常经营企业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分类处置,区分企业性质,推动保留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分级落实,市县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分别推动所监管国企改革工作,各级国有企业具体推动落实;分步完成,承接上年的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六大行动”全面完成,“四大工程”建立、完善、优化,力争7月底前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