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航车监测员王锐正在分析监测数据。
临汾新闻网讯 市人民检察院南侧,监测到VOCs(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峰值554.1微克每立方米;
鼓楼北大街城建石化加油站,监测到VOCs浓度峰值642.6微克每立方米;
中国石化曙光加油站,监测到VOCs浓度峰值1132.8微克每立方米;
……
连日来,一辆走航监测车穿行在市区大街小巷,快速监测出一个个VOCs浓度峰值点位,在环境执法人员配合下,污染源头被精准定位、精准消灭。
第一眼看到走航车,感觉“就是一辆大面包车”,但仔细观察后却发现“大有乾坤”。高高的车顶上有采样管、压力泵等多个设备;车内满满当当的,配备有空气监测设备、操作平台、显示大屏等,满满的科技感。
“走航车监测到的VOCs峰值点位,距离污染源头不超过50米,通过对污染物、风向等因素的分析,可以精准找到污染源头。”6月15日,记者随同走航车监测员王锐一同开展VOCs监测,“最近主要监测VOCs,只用开一台仪器。”王锐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操作车上的仪器。
王锐告诉记者,走航车启动后,位于车顶的采样管就能自动采集空气,并导入到监测设备中,实时测定VOCs总量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等数据。车内显示大屏上,卫星地图的右下角显示着彩色柱状图,用不同颜色显示着污染物浓度,车辆所经之处的污染情况反映更直观、掌握更快速。
走航车缓缓驶出市生态环境局大院后,王锐坐在工作台前,盯着显示屏。显示屏上或出现一幅地图,或显示一组组线条,这些数据综合在一起就能掌握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王锐指着屏幕上的蓝色线条说:“这些代表了监测数值浓度,车走到哪儿,我们就能看到哪里的VOCs浓度值。”
行不多时,走航车来到中国石化曙光加油站,蓝色线条急剧升高,王锐立刻叫司机停车,并当场对风向、主要污染物等进行了细致分析。
“发现VOCs浓度峰值,我们会立即停下来,先简单分析研判后再进行定点监测。”王锐介绍,确定峰值点位后,他会立即联系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队报告相关情况,随后会有环境执法人员根据监测报告前来排查污染源头。
一番操作过后,监测报告成功发送。走航车继续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缓缓行驶,一幅VOCs监测地图逐渐形成。在“精准监测、精准摸排、精准治污”的组合拳下,一个个污染源头被发现并消灭。
“以前排查环境空气污染源头,一般是依据国控站点的监测数据,通过眼睛看、鼻子闻来摸排,这样的方法效率太低,不仅无法精准确定污染源头,而且时效性也比较差。”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任保江介绍,走航车相对于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来说,具有快、全、准等优势。
烈日炎炎暑气盛,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臭氧污染成为当下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为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5月下旬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利用走航监测车,对臭氧前体物VOCs进行了溯源监测,通过分析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排放特征,为大气环境质量的精准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VOCs走航监测车这项“黑科技”的投用,是市生态环境局科技治污的一次积极尝试,借助VOCs走航监测车,环境执法形成了走航监测、定点摸排、精准治污的联动,帮助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实现了对污染源的精准排查、精准打击、精准治理,有效地保护了大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