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在登记重型运输车辆信息
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的低温天气让市民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力。然而,一个个朔风刺骨的深夜和凌晨时分,“零点夜查”联合执法行动组一群人仍坚守在市区周边各大交通要道:审查“保供”车辆通行证,讲解绿色示范区的相关规定,劝返无通行证进入市区的重型运输车辆……
近期,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了“零点夜查”联合执法行动,依托道路监控系统、尾气监测设备等技防手段,以及“零点夜查”联合执法行动组的人防蹲守,进一步加强城区重型运输车辆的管控力度,有效降低运输车辆污染物排放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12月13日22时30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楼前,5辆警车警灯闪耀,5辆公务用车整齐排列。“集合!”一声令下,一个个身着反光背心的执法人员列队门前整装待发。
“天很冷,大家都很辛苦,可我们的辛苦不能白费,一定要把管控任务做好做到位……”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副书记王文学动员部署后,行动组执法人员有序上车,奔赴执法一线。
“前些天车比较多,这两天少多了,大概凌晨1点左右就没什么车了。”前往卡点途中,“零点夜查”行动组三组组长牛琳天向记者介绍近期情况,大部分重型运输车辆看到警车和路障后都会自觉返回,管控的效果逐渐凸显。另外,从各监测站点的数值来看,环境空气污染物指标也得到了有效降低。
临近23时,“零点夜查”行动组来到位于临研线与077乡道三岔口的执法卡点,交警和环境执法人员熟练地将路障摆好,站立在警车两边审视着过往车辆。
“我就去附近,很快就出来了”“我家住在这边上”……面对重型运输车辆司机各种各样的理由,牛琳天耐心地逐个讲解、劝说,一辆辆重型运输车只能依序掉头离去。
另一支行动组坚守在从市区通往城外的路上,眼看着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呼啸而过,听到警笛鸣响才猛踩刹车停了下来。司机下车后忙不迭地解释:“没注意,大车不好停……”
这辆混凝土搅拌车是执法卡点附近某混凝土搅拌公司的车辆,司机在没有通行证的情况下想侥幸进入市区,没想到被拦了下来。
登记姓名、车牌等基本信息时,牛琳天向司机讲解在此处设置卡点的用意。“下次绝对不会违规开车了,我回去就跟老板说……”司机一再保证。
对于没有通行证却想进入绿色示范区的车辆,“零点夜查”行动组现场进行劝返;对于已经进入绿色示范区、经过执法卡点返回的车辆,他们也会适时拦停,并在劝解教育后放行。
12月14日凌晨1时许,已经完成另外3个执法卡点劝返工作的王文学来到三组执法卡点,为大家送来了热乎乎的盒饭。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专门为“零点夜查”行动组配备了水壶、反光背心、防寒服等物资,并安排专人每天为值守人员送盒饭、泡面等食物。
执法人员彻夜不眠认真值守的场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有了他们的辛勤坚守,一定能够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