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吕成钢:群策群力共守“净土”

2023-06-05 09:30: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壤是大自然送给人类最珍贵的资源,时至今日,建立在土地基础上的种植和建筑活动仍是人类解决“吃、住”的最重要手段。作为三大污染防治行动之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在我市现状如何?日前,记者专访了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吕成钢,听取了他对我市土壤污染防治的解读,以及如何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问: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哪些特点?

  答: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累积性与地域性、难以自然恢复性、治理费用高且周期长等特点。

  问: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现状如何?

  答:土壤环境安全,直接关系百姓民生的菜篮子、米袋子,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临汾市以煤炭、焦化、电力和化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柱,形成了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土壤作为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的最终受体,一些区域和工矿企业周边已出现污染风险,必须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快补齐土壤污染防治这一短板。

  问: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哪些困难?

  答:土壤污染往往很难从感官上直接分辨,一般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或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要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的影响后才能确定;而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中后不易扩散和稀释,容易因不断积累而超标,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另外,土壤中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很难依靠土壤本身的稀释作用和自净能力来消除,一旦进入土壤基本上就是一个难以自然恢复的过程,必须采用各种有效的治理技术才能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问:今年我市将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哪些工作?

  答:具体来说,主要聚焦以下三方面内容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和安全利用。督促指导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区域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应查尽查、分阶段治理,重点排查整治受污染耕地周边涉重金属固体废物及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等污染源。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鼓励重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等企业绿色化改造,进一步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配合农业农村部门督促地方全面落实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措施。

  二是强化在产企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管控。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强化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督促重点监管单位及时发现土壤污染隐患,及早采取措施整改隐患,防止造成污染或者加重污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质量控制工作机制,查摆问题,切实提高隐患排查工作质量,提升隐患排查相关单位的专业化水平,推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是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土壤污染管控修复。以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加强部门联合监管,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梳理注销、撤销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用地清单,动态更新优先监管地块清单,推动暂不开发利用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报告质量管理,做好初步调查的监督检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从业单位信用管理,引导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行业自律。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