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2023年工作纪实

2024-01-28 09:50: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2023年,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始终坚持以“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根本遵循,以党建为引领,紧跟政策导向,紧贴企业诉求,紧盯目标任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企业集聚建设、优质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提升服务质效,持续加压奋进,助力企业爬坡过坎、蓄势发展。

  入企帮扶 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曲线“向上走”的重要支撑。不断优化中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则是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场、激发广大中小企业内生动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支撑。

  过去的一年,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活动,加强中小企业长远发展韧性,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针对中小微企业对政策了解碎片化、优惠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全面梳理国、省、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扶持政策,列出中小微企业资金扶持政策清单,供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知晓运用。同时,充分利用“临汾市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心”公众号,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动态,还在民法典宣传日、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宪法宣传日等节点发放政策汇编、宣传手册,提高企业对政策的关注度、知晓度。

  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开展了“三进四送”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家团队到园区、双创基地,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答疑、现场解惑。活动以“益企助企 提质增效”为主题,采取“政策解读+专题培训+专家现场服务+入企诊断”的组合形式,先后在尧都区、隰县、乡宁县、洪洞县、侯马市开展了五个专场活动,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临汾经济开发区500余家企业。

  搭建桥梁 纾解融资难题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积极开展融资需求摸底对接,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年初对全市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需求摸底,征集到41家企业资金缺口2.5亿元,并联合市金融办、银保监局、人行等开展融资需求对接活动,将企业需求及时推荐给各银行机构,引导开展银企融资对接,精准帮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先后联系中国银行、晋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入企业、园区,提供“一对一”个性化金融服务。

  ——为确保小微企业能够及时取得金融支持,该中心不断加大与融资担保机构的沟通力度,推动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的担保业务,2023年为临汾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争取中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614万元。

  创新引领 增添企业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创新更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有效举措。

  2023年,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以“创客中国”大赛为抓手,激发出我市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大赛部署阶段,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在各县(市、区)、各双创基地、各中小企业园区、各双创特色载体广泛宣传,鼓励企业和创客积极报名参赛,不到10天时间,通过创客大赛官网有效报名的项目数达49个。

  与此同时,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邀请专家导师开展大赛创业训练营活动,从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项目路演技巧等方面为参赛人员提供专业的赛前指导。

  2023年8月17—18日,2023年“创客中国”临汾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11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项目中80%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此次路演进一步激发了我市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培养企业人才,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精心组织,靶向施策,全面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按照“高层素质提升、中层能力提升、基层技能提升”的梯度培训原则,依托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分领域、分层级开展高级管理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全覆盖培训。2023年共推荐62位企业家参加清华、北大“山西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董事长研修班”、决策提升研修班、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专题培训班等高端培训,帮助企业发展锻造核心力量。

  注重培育 助企提质增效

  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始终努力的方向。

  2023年,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不断加强园区建设培育,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建设。与市商务局加强联系沟通,对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进行摸底调查,创建中小企业园区培育库,对入库园区分类指导,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对已申报园区、拟申报园区开展园区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目前,我市有侯马经济开发区汤荣装备制造工业园、临汾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园、尧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园、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开秦壁中小企业园被授予“山西省中小企业园”牌匾,且给予侯马经济开发区汤荣装备制造工业园、临汾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园、尧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园3家园区9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工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规模工业企业更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推动全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不断强化服务,精准施策,构建起与工信、统计、税务、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全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小升规”基础信息库和重点企业培育库,采用“升、新、合、分、转、统”六字工作法,通过月度调度,分析培育库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不定期召开小升规工作调度会,深入各县(市、区)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宣讲小升规政策、召开企业座谈会、入企生产一线调研,激发规下工业企业升规热情,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与此同时,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成长路径,组建了由各县(市、区)35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专精特新服务专员队伍,助力中小企业及时用足用好专精特新扶持政策;联合市税务局组建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政策专家团队,一对一、点对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组织十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十二届APEC技展会等,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对接资源。

  经过培育,2023年,我市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4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21户,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规模初显。

  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宋新亮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的指导、协调、服务部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减税、降费、人才、用工等各类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2024年,中心将扎实开展好培育企业和服务企业两大提升行动,开拓创新、争先进位、提升质效,奋力开拓我市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新局面。

  记者 刘 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