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炎炎烈日,“三伏天”的酷热笼罩着整个城市。面对高温天气,临汾燃气公司的干部职工们奋战在上千公里的燃气管线上,立足本职,守岗有责,用汗水和行动保障广大市民安全稳定用气。
每天奔波18公里巡检地下管线的巡检员、攀爬数百层楼梯入户安检的安检员、穿梭在胡同街巷中检查架空管的维修员、走进闷热的调压站进行维护保养的调压员……在燃气输配各个环节,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成为别样的风景线。
入户安检 高效推进
8月11日中午,市区君怡家园小区楼梯间里闷热难耐,安检员安莉莉拾级而上,随后敲门,入户、安检……她已经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四个小时,累计攀爬了50多层楼。
根据公司工作部署,安检员们要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安全检查,重点排查燃气表前后接口、旋塞式阀门、热水器和灶具等燃气设施,为用户营造安全的用气环境。
在每一次入户安检过程中,安莉莉不断重复一套规范的流程:用手持检漏仪认真检查完燃气管道、燃气表和灶台后,填写检查单,向用户讲解安全知识。
“干这份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爬不完的楼梯,这一下午光爬楼就有五六十层,每人每天爬楼梯至少要爬上百层。”安莉莉说。
安检员孙世强、白杨负责铁路大宿舍区域,经常会遇到家中无人的情况。白杨说:“这个小区住着很多铁路职工,上班时间不固定,经常是爬一单元的楼只能安检三四户,这就需要我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这个炎热的夏季,安检员们身上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用行动保障了用户的安全用气。
管线巡检 奔忙不休
8月12日下午,汾河西畔的野地里,燃气巡检员范国平正沿着地下管线前行,他不时停下脚步,俯身检测,不一会儿,前胸后背就全部被汗水浸湿了。在范国平的巡检区域中,很多都是人迹罕至的野地,他负责巡检的中压燃气管线下穿高铁桥、穿越高速公路,是城市燃气管网的重中之重。“我的任务就是每天沿着管线全部走一遍,在管道井、阀门等处用检漏仪进行检测,看数值是否正常,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漏点并上报,避免发生燃气事故。”范国平说。
负责跨汾河管线桥的巡检员赵宁宁也是同样的状态。管线桥上只有宽约30厘米的巡检通道,没有一处能遮阳的地方,他每天都要上桥往返一趟,尽管戴着帽子、冰袖等防晒衣物,他的脸部、胳膊依然被晒得黝黑。
范国平和赵宁宁是燃气巡检队伍的一个缩影。在巡检路上,他们直面酷暑,坚守户外,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奔波18公里以上。
管道巡查 走街串巷
8月12日下午,尧都区下康村的胡同里,两个身着红色工装的身影一左一右,抬头查看高处的架空管线。
他们是临汾燃气公司东城管理站的维修员程乐、张凯,在前段时间的“煤改气”区域巡查中,他们发现了在燃气设施周边堆放易燃物和在燃气管道上捆绑遮阳网的问题,于是对“煤改气”区域开展再巡查工作。两人边走边看,额头的汗水不断涌出。程乐告诉记者:“每次检查一遍架空管,就得把村里所有胡同步行走一遍,工作量比较大,一天时间马不停蹄也只能完成两个村庄。在‘煤改气’村,很多用户安全用气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我们要不断地巡查检查、排查隐患。”
这份烈日下的坚守,体现了燃气人的守岗有责,更体现了他们的为民初心。这个酷暑,无论是荒滩野外、大街小巷,还是楼宇之间、大小场站,一个个身着红色工装的身影,用情用力护航着市区30万户燃气用户的安全用气,用行动书写了燃气人的担当。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