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们必须在16天内,完成主线建设并恢复道路通行。”8月21日上午,走进市区莲花池巷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临汾燃气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霍鹏开门见山,直言这项工程工期极度紧张。
施工现场,几处工作面上呈现出快马加鞭的施工场景:挖掘机加足马力,挖取管坑下方的泥土;技术人员目光专注,对眼前的PE管道进行热熔连接;工人师傅相互协同,配合机械进行新管道的铺设作业……
据了解,莲花池巷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设计主干线长度为517米,涉及分支管线12条。这条主巷道沿线不仅有学校,还有密集的住宅小区,是沿线居民日常出入的唯一通道。霍鹏介绍:“必须速战速决,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交通的影响。”
如果说紧张的工期是“第一道坎”,那么极其有限的施工空间则是另一项严峻挑战。在莲花池巷北段,宽约4米的巷子留出了1米宽的通道保障行人通行,实际的施工区域被压缩到了不足3米的宽度。
狭窄的空间内,挖掘机难以回转腾挪,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作业条件。因此,相当长的管沟开挖不得不依靠施工人员一锹一镐地进行人工挖掘,极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地下有供水、热力、通信光缆、排污等各种管道,它们产权不一、埋深不同,甚至连基本的图纸资料也不完整。”霍鹏说,交叉施工、管位不足的问题频频出现,极大地考验施工人员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面对重重困难,临汾燃气公司各部门开启了“全方位护航”模式。供应管理部安排专人跟进,确保施工队伍能够随时领取材料单,审核人员随即签字确认,仓库第一时间发货,保障施工材料的无缝供应;技术服务站工作人员奔波于现场与办公室之间,及时勘察实际情况,快速优化线路设计,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为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管线所提前确定主管线走向和关键碰接点,制订碰接作业方案,组织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这种环环相扣、紧密配合的协作机制,成为工程高效推进的核心保障。
施工现场负责人高宝亮说:“我们正在全力组织施工,合理调配一切人力物力资源,就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进度。”
与此同时,施工方严格落实错峰作业和文明施工要求,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午休时间以及晚上10点以后,所有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工序一律停止,努力为周边居民营造相对安静的休息环境。
此外,临汾燃气公司工程管理部还特别要求施工班组必须做到“完成一段、恢复一段”。对已经完成新管道铺设并经回填夯实的管沟,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水泥稳定层铺设和沥青路面恢复工作,以最快速度拆除施工围挡“还路于民”。
目前,莲花池巷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正在争分夺秒推进中。每一寸管道的铺设,每一次沟槽的回填,都是与时间在赛跑。不久之后,一条更安全、更高效的燃气管线将替代老旧管线,为沿线居民和单位提供可靠的用气保障,守护千家万户的灶台蓝焰、三餐四季。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