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样品
清理容器
临汾新闻网讯 2020年,陆续引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投入生产车间,让生产更智能、高效、精准、安全,引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2023年,聘请5名印度籍药品专家和多名国内知名博士,成立博士工作站,迈出了从仿制药研发向创新药研发转型的坚实步伐;
2023年,依托医药行业展会和省级现代医药产业链“链核”企业“招牌”,加强与上下游企业沟通联系,构建互利共赢“生态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
从传统制药到创新药研发,从单一产品到全链布局,作为一家省级现代医药产业链“链核”企业,位于襄汾县的云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鹏医药),用27年时间完成了从地方药企到区域行业标杆的蜕变,全链布局锻造现代医药高质量发展“襄汾样本”,成为襄汾县经济转型的生动注脚。
矢志研发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云鹏医药成立于1998年9月,历经27年的长足发展,已成长为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
日前,在云鹏医药研发中心主任张国才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全副武装”后走进云鹏医药研发中心,开启了研发中心的“探访之旅”。
研发中心北面墙上张贴着两张“研发项目进度一览表”,分别显示有项目名称、研发月份。“一览表”上,橙色“中试”标签、绿色“工艺验证”标签、黄色“小试”标签、红色“申报”标签等,分布在不同研发月份的栏中。
“我们有150个正在研发的药品项目,其中,34个药品项目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件,36个药品项目正在走申报审批流程,剩余的也在稳步推进中。”据云鹏医药质量负责人文献江介绍,云鹏医药目前有263个批准文号,也就是云鹏医药可以生产263种药品,这无疑是制药企业的雄厚资本。
在作为企业发展重心的研发生产一线,云鹏医药实施了创新与智造双轮驱动战略。早在2003年,云鹏医药就成立了技术中心,逐步构建了“总部研发中心(襄汾)+北京研究院+博士工作站”三级研发体系,现有专职研发人员300余人,核心团队中博士占比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5%。2023年,云鹏医药又引进5名印度籍药品专家和多名国内知名博士,组建博士工作站,开始从“仿制药”向“创新药”提质转型,每年立项2到3个投资超亿元、有技术壁垒的药品进行专项突破。
2024年12月,云鹏医药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进入云鹏医药研发中心理化室时,2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埋头忙碌着。
“我所负责的这个环节,完成提取溶剂工序后,需要将移液管水平静置20秒,然后再放入量瓶中进行配比。”正在配置样品的理化室研究员杨芙蓉一边操作一边对记者说。
在文献江的指引下,记者在制粒间见到了正向制粒设备内投放白色粉末状药物的印度籍药品专家。“印度籍药品专家的加入为我们带来了前沿的药物研发理念和丰富的研发经验。”文献江说,印度仿制药全球闻名,5名印度籍药品专家的到来,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
截至目前,云鹏医药已拥有263个批准文号,涵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针剂、原料药、口服液、中药、混悬液、干混悬剂、保健品等药品种类。
智能制造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日上午11时许,记者一行来到云鹏医药固体制剂五车间时,车间主任高建辉刚完成巡检,从车间内迎了出来。“我们车间的生产线基本都是自动化设备,只需要车间办的检测人员和机修人员加以辅助,就能完成生产。”
走进云鹏医药生产一线,偌大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安静有序运行,生产环节几乎无人干预,工作人员或调整设备参数,或检测产品品质……入眼皆是智能制造的生产场景。
多年来,云鹏医药坚持“高起点设计、智能化制造、绿色化运营”理念,在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原则下,所有生产线全部引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国内外一流技术和设备,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把控。今年5月,云鹏医药被省工信厅评定为“山西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常年担任车间主任的高建辉对设备升级后的效果如数家珍:“安装电子数粒机后,消除了人为数粒出错率高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换高速压片机后,原本需要5—6天才能完成的生产,缩短到了2—3天……”
“虽然生产一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但人工的力量也不可小觑。”高建辉指着正在检测白色药片的工作人员介绍道,“产品制成需要很多环节,就拿眼前的压片来说,需要人工复测产品的硬度、脆度、重量等关键指标,出现误差必须第一时间关停生产线,找出出错原因、完成修正后才能继续生产流程。”
“药品质量相当于制药企业的生命,我们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严格执行国家最高标准,通过多层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每一款产品都安全可靠。”文献江说,云鹏医药设立了独立质控部门,配备了200余台(套)专业检测设备,对研发、生产、检验全流程实施追溯管理。同时,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力确保各生产线的安全稳定运行。
依靠先进设备、精细管理,以及严格的执行力度,云鹏医药实现了对每一款产品的全方位质量把控,并于2024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
如今,云鹏医药的资产规模已达20亿元,并建成了以化学药、中药、原料药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及研发中试基地,拥有1条中药提取生产线、4条研发中试生产线、10条口服制剂生产线、5条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两条口服液生产线、11条化学原料药生产线及生物制药、肿瘤药生产线、保健品生产线、混悬液生产线、干混悬剂生产线、塑料瓶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00亿片口服固体制剂、600吨原料药。
全链布局 引领上下游互利共赢
企业的生存发展,始终离不开与上下游伙伴的紧密协作。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环节,协同合作都是推动业务稳步前行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云鹏医药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连接原辅料、包材等上游供应商,以及物流配送、医药销售等下游企业,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全产业链生态。
原材料是药品质量的源头。云鹏医药始终将药品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在原辅料、包装材料等原料的采购上,严格依照《原料药/药品GMP指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要求进行采购,全面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云鹏医药采购部部长汤运飞介绍:“无论是大批量采购还是常规批次采购,我们都会派出专业团队前往原辅料生产企业,对企业的人员、仓储、车间、设备及环境等进行现场审计,确保每一项原辅料合规达标。”目前,云鹏医药已与近2000家国内外原料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年采购额持续超亿元,并保持年均10%的增长率。
企业的包装生产能力同样构成了企业的核心优势。
“2023年,我们公司投入600余万元新增一条高速铝塑装盒线,应用在线成像检测、在线称重检测、三期成像检测等国内领先技术,实现了从胶囊到成品的连续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日产量可达500万粒(约1000件)。”高建辉说,通过2011年融资引进的襄汾县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云鹏医药实现了塑瓶包装的自产自销,并带动襄汾县及周边100余家纸箱、印刷、铝塑等包装企业协同发展。目前,云鹏医药已建成塑瓶包装线、高速铝塑装盒线等9条自动化生产线。
参加全国及国际医药展会,是云鹏医药年度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企业不仅能够凭借展厅的规模与设计充分展示自身实力,还可以借此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开拓共赢发展的合作渠道。”汤运飞表示,各种类型的展会是医药行业沟通和展示实力的平台,他们也依托这一平台,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供销网络。
销售网络则持续拓宽企业市场边界。作为原料药和制剂双轮驱动的一家企业,云鹏医药与我市宝珠制药、汾河制药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产品不仅供应我省多家药企,更覆盖全国市场。目前,云鹏医药已与国内外5000余家医药经销企业、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提供百余种药品制剂,年供应量超百亿片,年均增长15%,药品制剂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0%以上。
“今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嘱咐,更加坚定了我们以科技创新赢未来的决心和信心。”谈及下一步发展,云鹏医药董事长吴传明表示,云鹏医药将继续加大在生物药、高端制剂等领域的投入,力争2030年实现年产值50亿元,带动产业链就业超5000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研发项目稳步推进,生产线高效运转,销售网络持续扩展——今日的云鹏医药,正以创新为引擎、以质量为基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以全链布局带动区域协同共进,迈向科技引领、数智赋能、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记者 刘 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