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施工
管道铺设
沟槽开挖
临汾新闻网讯 8月29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润泽下,汾河曲沃段焕发出别样韵味——雨丝轻抚河面,蛙鸣此起彼伏,绿植青翠欲滴,雾气萦绕两岸,缓缓流淌的汾河水多了几分朦胧诗意。
呈现在记者眼前的这幅和谐生态画卷,正是曲沃县扎实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实践。
“头号工程” 万众一心聚合力
自2023年以来,曲沃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殷殷嘱托,把“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作为全县“头号工程”,带领全县上下以“钉钉子”精神破题解困,全力以赴保障工程建设高效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基石。
“我县省定工程共7个,现已完工4个,还有3个正在推进中。”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负责人吴建军说,今年是“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收官之年,曲沃县正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3年来,曲沃县逐步建立起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为核心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结合县域实际,明确以“水质改善、生态修复、长效管护”为重点任务,着力破解工程推进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从“全面实施”向“提质增效”稳步迈进。
以问题导向精准破解工程推进瓶颈。面对土地审批、资金筹措、跨部门协同等共性堵点,曲沃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厘清成因、压实责任、明确路径,并建立了“调度通报、督办约谈、考核问责”机制,实行“定人定时定责”闭环管理,确保问题高效解决。针对个性难点,曲沃县主动对接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工作专班,构建“问题反馈-诉求响应-难题解决”联动机制,及时获取政策指导与资源支持,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以目标导向系统落实工程建设任务。曲沃县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长效管护”作为核心目标,严格对标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考核体系,把核心目标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可落地的阶段性任务,形成以目标倒逼进度、以任务推动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建设内容始终围绕核心目标系统推进。
以结果导向全面检验工程综合成效。曲沃县始终坚持以“生态改善、群众满意、长效可持续”为根本标准,通过“三维度评估”,全面检视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与长期效益,切实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不仅流得过来,更能持续流得好。
截至目前,曲沃县7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中,4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3个在建项目中,曲沃县西城区排水主管网工程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3.5%;曲沃县浍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71%;汾河廊道曲沃段水生态及盐碱地综合治理与提升工程项目完成总工程的70.5%。
“提质工程” 加压奋进赶工期
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对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曲沃县看到,曲沃县西城区排水主管网项目正在进行扫尾工作。行走在已建设完成的新兴路上,行人、车辆有序通行在宽阔的路面上;得益于完善的地下管网系统,雨水和污水得以彻底分流,路面积水和异味问题也随之成为历史。
“曲沃县西城区排水主管网项目北起乐昌镇浍移庄村,南至县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线全长9350米。”曲沃县住建局重点项目办主任郭东辉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县城的水生态环境,而且统筹解决了城市内涝和停车难、行车不畅、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为曲沃县打造“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奋斗之城”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曲沃县住建局还结合今年雨季到来后的实际排水情况,对已完工工程进行了运行效果验证,紧紧抓住工程仍处于“保修期”这一关键阶段,对工程设计合理性、施工质量等进行了再次核查,全力保障城市雨污分流系统有效运行。
对于曲沃县来说,农村污水是重要的入河污染来源之一。
2025年3月底,涉及史村镇、北董乡、乐昌镇3个乡镇2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的曲沃县浍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拉开了帷幕。
“我们坚持‘应纳尽纳、应收尽收、应接尽接、应治尽治’的原则,采用纳入市政管网治理+村庄连片集中治理模式,启动了曲沃县浍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项目办主任王龙介绍,该项目主要建设6座污水处理站,6座污水提升泵站以及配套入户管网180.2千米。
为减少施工对村民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对施工单位提出了两项“硬”要求:村庄内不允许夜间施工,不能影响村民休息;每条巷道从开挖到恢复路面,不能超过1周时间,尽最大努力减少对村民出行的影响。
“我们负责19个行政村的工程建设,现在有90余名工人正在施工,下一步还将增加40余名工人。”施工单位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渊介绍,自工程启动以来,他们严格按照市生态环境局曲沃分局的要求,将作业时间调整至与村民作息同步,并在中考、高考等重要时段暂停施工。同时,每日坚持“随挖随填”的作业方式,做到当日开挖、当日回填,有效避免了坑洞遗留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除雨污分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外,汾河流域治理也是曲沃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一环。
汾河廊道曲沃段水生态及盐碱地综合治理与提升工程包含四个工程——排碱沟治理工程、汾河廊道生态修复工程、再生水厂工程、再生水厂尾水深度净化工程。
“排碱沟治理工程和汾河廊道生态修复工程已完工,再生水厂尾水深度净化工程主体已完工,再生水厂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汾河廊道曲沃段水生态及盐碱地综合治理与提升工程项目负责人、曲沃县水利局河道站站长汪瑞介绍,县水利局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当日11时许,小雨初停,记者来到该项目的再生水厂施工一线,敲击钢筋的“咚咚”声、装载机运转的“嗡嗡”声此起彼伏,现场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施工现场有架子工、钢筋工、水泥工等10余个工种、100余名工人,大家都在加班加点提速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强说,为确保安全高效快速完成项目建设,他们制订了严密的工程进度计划,配备了充足的人力、物力,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
“民生工程” 惠民实事暖人心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曲沃县因水而名,诗经中的“沃”指的就是今日的曲沃县,汾河、浍河、滏河等均从曲沃境内流过。
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工程让这里曾经的美景重现。
“经常有人在河堤上骑自行车、跑步。”巡河员董镇青说,自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河道及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他在巡河时,经常能见到各种不知名水鸟,去年冬天还见到了大雁。
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工程于2023年8月完工,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总长度7.5公里,主要包括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工程和生态工程。
“曾经,一场强降雨突袭我市,汾河上游水量剧增,导致河水暴涨,滏河出现了倒灌现象。”汪瑞介绍,为防止此类灾害再次发生,并进一步改善汾河曲沃段的水生态环境,曲沃县组织实施了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工程。
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河道防护体系的完善,不仅显著提升了防洪能力,节省了每年汛期在防洪抢险中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有效保障了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河道的绿化工程,在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增添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市民前来休闲观光,进一步促进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目前成效来看,汾河曲沃段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防洪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汪瑞感叹道。
借着“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东风”,曲沃县污水处理厂也成功实现扩容,每日新增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长期困扰当地的污水溢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以前每到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我们厂几乎是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自从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完工后,县城污水处理不再是难题,随着雨污分流工程的相继完工,厂里的运营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了。”曲沃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厂长王晶涛说。
曲沃县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2024年9月已完工。项目总投资3.1亿元,主要建设雨污水管30420米、道路修复修建8.64万平方米、停车场7700平方米及其他设施。
“项目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县城雨污管网不合理、不到位问题,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郭东辉表示,该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压力,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支出,有效保障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并全面改善浍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随着一项项“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曲沃县昔日流水潺潺、碧波荡漾的水韵风貌逐步重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成为惠及民生、泽被长远的生动实践。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