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如何正确看待以及处理秸秆

2025-09-15 09:19: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我市各地农作物即将迎来丰收季。这也意味着秸秆焚烧的高发期即将到来。

  那么,焚烧秸秆的危害有哪些?可否随意焚烧秸秆?秸秆还有哪些用途?我们一起深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看待以及处理秸秆。

  秸秆焚烧的危害有哪些?

  一是污染大气环境。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秸秆焚烧还是引起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左右。一般来说,焚烧秸秆火点分布的省份,与入冬以来雾霾频发的区域大致吻合。

  二是危害身体健康。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大量烟雾还会对中老年人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三是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可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大量焚烧秸秆还可能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害人身安全。

  四是引发火灾。焚烧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村庄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五是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焚烧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对树木、花草喷洒剧毒、高毒农药,或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秸秆如何综合利用?

  一是秸秆还田作肥料。一种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要求收割机留茬高度不超过15cm,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匀抛后进行还田作业,耕作深度达到12cm以上,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二是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

  三是制作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由木材边角料、农作物秸秆等经过粉碎高压而成,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宾馆、洗浴、电力等行业取暖供热。

  综上所述,秸秆不能焚烧,在此,呼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做到不露天焚烧秸秆、杂草和垃圾,对焚烧秸秆行为加以劝阻、及时举报,共同呵护我们来之不易的蓝天。

  记者 刘超 整理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