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香教孩子们剪纸
临汾新闻网讯 旅游景点全关闭、聚会活动全取消、宅在家里不出门……说起来,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惹的祸。2020年 的春节,由于疫情来袭,家长们响应有关倡议,带着孩子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那么,他们是怎么过这个“宅”年的呢?
过一把剪纸“瘾”
这个“宅”年,对蒲县城关小学二年级三班9岁的张智昱来说,可谓是收获满满。他和5岁的妹妹张露予可开心了,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兄妹俩“抓”住了常年在外的奶奶,好好地过了一把剪纸“瘾”。
这对小兄妹的奶奶是蒲县剪纸协会主席贾贵香。她一年到头奔波在外,带着一把剪刀四处讲课。小兄妹见奶奶一面都很难,更别说学剪纸。
1月23日下午,奶奶回到蒲县,对小兄妹说:“初二到初五开始走亲戚,初六就要去给美术班的高三生上剪纸课。”小兄妹俩一听傻眼了,看来,今年奶奶的安排又没有他俩的事。
谁料想疫情严峻,从初一开始,“宅”在家里不能出门了,邻居之间也不能串门了。奶奶终于拿起了剪刀,教这一对小兄妹学剪纸,在动剪刀之前,奶奶先教他们叠纸,她说,要想剪好必须先叠好。奶奶先从简单的“剪亭子”开始教,然后汽车、花生,从初一到初八,小兄妹俩一共学了20多个花样,心里那个乐啊。奶奶说:“孙子孙女学得这么起劲,剪得这么好,这个‘宅’年可是让孩子们过了一把剪纸‘瘾’。”
写一篇好论文
2月2日,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家住尧都区迎宾路和谐小区的杭点点终于完成了近万字的论文《城市的变迁》,这位青海民族学院大三年级的女大学生,翻阅着手里一摞稿纸,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点点是1月19日放寒假从青海回来过年的,她的父母在接她回来的车上就给她布置“作业”:年前,爸爸妈妈忙工作,家里打扫卫生的工作交给她;年后,要去桑林的爷爷家拜年,去稷山的姥姥家拜年。听爸爸安排完工作,点点面有难色的对爸爸说:“爸爸,今年我的时间不太宽裕,我得利用寒假时间写一篇近万字的论文。”爸爸说:“时间再紧张,也得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拜年,我们一起克服吧。”
年前的清扫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点点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她甚至抽空给自己购买了一个小平板电脑,准备去爷爷家和姥爷家拜年的时候抽时间写论文。
没想到,一到年根,疫情紧张起来。一家三口只好把礼品收起来,安心待在家里过年。点点心安理得地打开电脑,开始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父母也不好意思闲坐着,只要点点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就帮忙在网上查阅资料,取得确切数字。爸爸还打开尘封的书柜,找了几本书读起来。到了初八这天,一家三口盘点收获,点点完成了自己的论文,爸爸读了几本外国文学,妈妈读了一套《人民文学》名著,一家三口总结这个“宅”年,竟然是收获满满。
练一手好书法
2月3日,尧都区西赵巷梅园小区一单元东户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原来是这家的小主人陈秋红在背诵书法口诀,这个实验小学一年级5班的小帅哥今年过了一个和以往不一样的新年。
今年过年,小帅哥的爸爸妈妈买足了米面油盐等生活用品,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做饭吃饭就是看电视、上网。爸爸说,只有宅在家里,才算相对安全,这也是目前最佳的一个自我防控措施吧。妈妈说,我们好好宅着吧,不给国家添麻烦。
从初一宅到初二,爸爸说,不能这样宅下去,得干点正事。于是拿出了他的笔墨纸砚,开始教陈秋红写毛笔字,先从横平竖直开始讲,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时候,这个8岁的男孩子对书法有了浓浓的兴趣,练字练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爸爸说:“没想到遇到这个‘宅’年,时间和技术巧妙结合,全都派上了用场。”妈妈说:“抓紧时间给孩子补上书法课,练一手好字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有益处。”
看着自己写的毛笔字,陈秋红笑了:“今年过年有意思,爸爸没有和朋友一场一场地喝酒,妈妈没有和亲戚通宵达旦地打麻将,他俩都陪着我练书法,我觉得好幸福。”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