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眼下进入高考招生季,各类花式诈骗手法也纷纷登场,瞄上了广大考生和家长。诸如“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前发奖学金”等诱人的“橄榄枝”纷纷抛来,让人难以拒绝。尤其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为此,市招考中心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实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提防招录“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认真了解办学形式
时下不少考生和家长对我国现行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很容易被招生骗子“忽悠”。很多人花了钱,拿到了所谓的录取通知书,直到入学后才发现上当了:原来就读的不是经过教育部注册认证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专科专业学校,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教育学院等。
对此,市招考中心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详细查看各类学校的招生章程,其中注明了校址(有无分校)、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公办或民办高等学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另外,考生可以从学校录取通知书上的公章进行辨别,图章上究竟是某高校,还是某高校某网络学院或其他。另外,有些录取通知书来自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培训班,考生应注意区别。
不可轻信“内部指标”
几天前,有人对市民吕女士谈起自己的“关系”,称能弄到学校内部指标,帮助仅差几分的孩子升入理想的高校,条件是要掏10万元的“运作费”。吕女士将信将疑。
对此,市招考中心提醒家长,全国高考招生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开,并在高考后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存在“内部指标”一说。录取期间,省级招办及高校也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和程序来执行。有的骗子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网站和公众号、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以帮助办理入学手续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甚至能拿出伪造的学校空白录取通知书,家长一旦付钱,他们就会逃之夭夭。
军校招生程序严格
小李报的是军校,在面试中没有通过,为此郁郁寡欢。此时考场外有人热情为他出主意,称自己手里有某军校招生公文,程序合法,加盖公章,可以不经过统一的招录途径录取考生,小李很是迷惑。
其实,军校招生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被列入提前批次,即使出现线上生源不足的情况,也是在本科线下一定范围内录取体检、面试、政审合格的考生。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也不会委托中介或个人招生。
谨防骗子“邀功请赏”
丽丽已达到二本线,内心依然十分煎熬。因为她的目标并不明确,也不知道如何填报志愿。这时,邻居中有人要她提供考号,声称可以帮她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并可以提供专家一对一咨询服务,还能了解投档轨迹,帮助她升入理想学校。并一再说明,如果运作成功,应予以感谢等。
对此,市招考中心提醒考生及家长,高招录取期间,有些骗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考号,在网上下载高考志愿服务APP,通过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或通过招生工作人员了解考生投档轨迹。考生本是正常录取,骗子却谎称是因为他找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录取,借机邀功。对此,考生和家长不可轻信,谨防上当。
依据《指南》 慎重择校
在市区某超市打工的杨女士,接到山东烟台经济开发区某职业技术学院打来的电话,建议让孩子上该校。她到该校临汾招生点拿到了招生简章,条件看起来不错,但还是拿不准,所以到招考中心了解情况。
市招考中心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查明这所学校在临汾没有注册。工作人员告诉家长,每年出的《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上举出的学校皆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有明确的审批单位和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和学制、招生代码、招生专业和人数,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皆有教育部注册认证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专科专业学籍。相反的,未列入《报考指南》的学校,表明该校没有在山西批计划,其毕业证临汾本地不予承认,也不办理相应的改派手续。所以,择校还是要从《报考指南》入手,认真了解学校信息,理性选择适合考生本身的学校。
市招考中心提醒考生和家长,骗局虽然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一个“钱”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也不要心存侥幸,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记者 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