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眼看到了8月底,再有一周,中小学校就要开学了。记者和孩子一起到新华书店买书,无意中发现书店有了许多新变化,读书的孩子竟然一点儿都没少。
刚步入书店大厅,就闻到了浓浓的书香。单说图书的摆放,无疑多了几分创意,显示出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就说那个大大的螺旋形的造型,像一个艰难的攀登者一步步拾级而上,不断向着知识高峰攀登、迈进。一个个鲜红的中国结,耀眼、温暖,仿佛在向读者致意,告诉人们在浩瀚的文化典籍中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厚奥秘,做个大写的中国人。时值下午3时,书店外车马喧扰、人头攒动,书店里安静清凉、舒适自在。不少读者驻足凝神,翻书阅览,脸上自透出一股悠闲惬意之气。
迈步走上二楼,发现楼梯两侧摆放了许多绿色植物,清新淡雅;墙壁上四个烫金的“新华书店”大字,加上周围几句读书名言,增添了高致雅洁的气息,令人赏心悦目。这一级,主售文学、社会科学、经济、艺术、自然科学书籍以及电子数码产品。在楼梯拐角处,设置了“图书查询处”,只要按动电脑鼠标,你需要的图书一秒之内即可找到。所有书柜全部改成高1.5米的书柜,方便老人和孩子取阅。一排排书柜中间摆放了皮墩、板凳,一些家长和孩子或坐在皮墩、板凳上,或直接坐在地上,读得津津有味。书店北边摆放了长条桌和椅子,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的家长给年幼的孩子讲起了绘本故事。同时,还设有便利店,有的读者买到书后,就和朋友到便利店阅读。大家品茗论道,自有一番乐趣。
如果问家长和孩子最愿意去的地方,那肯定是三楼的图书区。这里主售文化教育、少儿读物、音像图书,又兼文化体育用品、儿童体验店和炭烧咖啡小站。一到这里,就好像进入少儿殿堂,到处是花花绿绿、装帧精美的图书,图书的摆放更加合理,低幼图书摆放的柜子大概都在1米左右,取读更方便。书柜的角落、过道、小凳子上,到处都坐着小朋友,读书的眼神清澈而专注。更有不少家庭读书团,一家几口围坐在一个书案前,母亲教儿子认字,父亲为女儿讲绘本故事,年迈的爷爷则打开笔记本记录着书中的精彩内容。在炭烧小站里,工作人员已为读者备下咖啡、饮料和各类小点心,几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各自捧着一本书在高脚椅上认真地读着,即使记者按动相机快门,也没能打扰到她们。不过,就在记者蓦然回首的一瞬,却看到这样一幕:在儿童读书体验区里,一位老师正在给家长和孩子们“上课”。走近细听,原来他讲的内容是孩子们如何写好作文。一个小女孩子站起来“提问”:老师,我每次作文写得又长(字)又多,可是同学们都说写得不感人,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笑着回答小女孩:你的问题提得非常好,好文章不是靠写得长来感动人的,而要靠细节感动人。她举了晋剧传统戏《牧羊圈》中一折《舍饭》为例,剧中母子相见的一幕让观众声泪俱下,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编剧巧妙构思、运用了细节描写……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让新华书店走向市场、走向读者,他们多次赴外地学习交流,借鉴外地经验,在创意和布置上狠下功夫,使阅读环境更加温馨、更加富有人文气息,从而能够吸引更多读者来此购书、阅读。同时,他们以图书销售为核心,引入诸如文具、教具、数码产品等与读书相关的零售业务。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读书写作沙龙、国韵成语大赛、读书征文大赛等,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市民的语文素养。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网络媒体已经对传统纸质媒体造成了很大冲击,但作为文化老字号,新华书店有责任把书卖好,培育未来的读者,让书香满城。
记者 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