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一块石头上,描绘出美丽的画卷;用一把树枝,制作成精致的“竖琴”……11月21日,山西省自然教育园长培训活动在我市林乡四季庄园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幼儿园园长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由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自然与森林教育专业委员会、山西省首家自然教育工作坊市林乡四季庄园主办,邀请德国联邦森林与自然幼儿园联合会亚洲理事王荻主讲。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园长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到花草树木的无限魅力,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
野草→稻草人
“它叫小绿,是初冬时节少有的翠绿小草。”“野草上的露珠就像孩子们珍贵的理想,所以我给它起名稀草。”……11月21日上午9时,在林乡四季庄园里的大草坪上,自然教育专题培训《野草的家族》开讲。初冬的临汾寒意渐浓,园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冒着寒风,在草坪上寻找自己心仪的野草,并为其起名。
随后,园长们将采集到的野草带到室内,进行了自然创作《草人部落》。大家三三两两各分一组,先用剪刀把两大束野草修剪整齐,再拿麻绳将一束野草捆扎成十字形,作为稻草人的四肢……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成了“草人部落” 。
“在草地上开展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到小草的朴实、坚韧,还能了解到其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临汾同心苑幼儿园园长亢春艳对自然教育充满信心。
树枝→竖琴
当日下午2时,在《美丽的树木》专题培训课上,园长们分为两组,一组用树叶和一次性纸盘制作面具,一组将采集到的树枝制作成竖琴。
在面具制作中,园长们将花草元素加入进来,原本单调的面具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戴上它,就能到森林中参加假面舞会了。”太原童话幼儿园园长杜星星戴着亲手制作的面具说。
竖琴的制作难度较大,但园长们信心满满,跃跃欲试。选择一根较粗的枯枝,将其表面缠满麻绳作为竖琴的“琴身”,再选择5至7根较细的枯枝,每一根表面都缠满彩色线绳作为“琴弦”,悬挂在“琴身”下,最后把芦苇剪成长度适宜的“流苏”,绑在“琴弦”下,一个漂亮的“竖琴”就制作成功了。
“培训借鉴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经验和中国化成果,采取‘1+4’模式,以自然界中的树木、石头和野草为主线,通过‘体验+游戏+手作’三维交互游戏环节,让幼儿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培养幼儿发现自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让他们的多样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实践中得到发挥,自由、自主、自发地快乐学习和成长。”王荻介绍。
石头→图画本
在自然教育专题《石头的故事》中,园长们围绕“独一无二的鱼”这个主题,用手中的画笔和多彩的颜料,描绘出天马行空的画作,长翅膀的黄色鲸鱼、有三只头的红色鲨鱼、会站立的绿色孔雀鱼……原本暗淡无色的石头被园长们装点得五彩斑斓。临汾德和幼儿园园长唐晓涛边作画边说:“经过此次培训,我充分意识到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启发和思考,并成为孩子们的‘课本’。”
“越好的教育,越接近自然。”林乡四季庄园董事长郭慧霞说道,“作为山西省首家德国联邦森林与自然教育协会的自然教育基地、全省首家自然教育工作坊,我们崇尚自然,崇尚自然教育。让每一个幼儿热爱大自然、走近大自然,在探究自然过程中快乐成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蒋子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