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要树立技工人才观念,坚持以考证持证为牵引,发挥好职业院校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4月19日,省委书记楼阳生来到霍州市技工学校调研,深深关怀,切切叮嘱,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落实好楼阳生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握时代机遇,有效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这是霍州市技工学校的办学理念。30年来,霍州市技工学校培养了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成为企业的骨干,其中走上技术管理和领导岗位的近千人。该校先后被评为临汾市人才工作基地、临汾市科普教育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改革发展示范校、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技工院校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提质增效勇创新
今年3月24日,山西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为了加快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霍州劳务大军”的建设,叫响霍州技工品牌,推进全民技能提升,达到“一技在手,致富无忧”,霍州市“闻令而动”,4月1日在霍州市技工学校举办了春季职业技能大赛。该校锁具维修、焊接加工、数控机床加工三个参赛队23人参加了本次大赛,共获得16个奖项,学校荣获职业教育突出贡献奖和组织奖。
获得数控机床加工一等奖的学生贾朝纲是该市大张镇靳壁村人,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他想学习一门技术,找个好工作养家。2018年,贾朝纲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后,认真学习,刻苦训练,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学生”称号,2019年荣获国家奖学金,今年4月16日,以521.996的高分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所录取。
此次技能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信心,全校学生在学习风气日渐浓厚的同时,技能水平也得到普遍提升,推动了该校教学实训迈向新的台阶。
漫步校园,教学楼、学生公寓、公共实训基地、运动场及文化长廊一应俱全,处处能够感受到这所学校特有的风采,这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霍州市技工学校校长张峰十分注重校园建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家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家。”他的敬业精神影响着班子成员和每一位教师。他带领着大家辛勤耕耘、奋力拼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使霍州市技工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办学质量、社会效益逐年提升。
“我们的实训教师具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具备本专业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拥有相应专业国家等级证书和学历文凭。”该校实训中心主任陈宁说,多年来,学校探索出了独特的师资选拔办法,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该校特别重视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他们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教职工中推行分层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了教职工考核方案、教职工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高层次学历进修等各项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狠抓教学质量,配备了挂图、教具、多媒体课件,注重实物演示,变抽象理论为形象的实物教学,让学生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固。在操作训练上,采用现场演示、匠心传承、手把手指导教学的模式。通过课堂练兵、车间磨炼、工厂顶岗、实习训练等多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有专长、作业有优势、创业有才能、进步有根底、发展有空间,受到众多企业的欢迎。
特色专业树品牌
4月19日,楼阳生书记来到该校计算机、数控机床、锁具维修、3D打印等实训室,详细了解培训专业、就业情况,观看“霍州锁匠”等现场操作演示,与受训学生亲切交流,仔细询问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就业规划,勉励大家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能工巧匠,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楼阳生书记来我校调研,对全校师生是巨大的鼓舞。”回忆起当天调研现场的情景,张峰仍激动不已:“我们会发挥好技工院校培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程,稳固提升培训率、持证率、就业率等‘硬指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根本。
“互联网+”是该校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上拓展开发出来的新型专业,幼儿教育、商务文秘是学校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学生毕业前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霍州锁匠”是该校推进“一县一品”、壮大“临汾技工”劳务品牌队伍中成立的特色专业,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该校以“霍州锁匠”为龙头,统筹数控、家政、护工等精品工种,大力开展“1+N”技能培训,创造性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截至目前,累计培训30000人次,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了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
学员韩志刚是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学过一段时间焊工,但总感觉技术不过关,在打算放弃焊接行业时听说霍州市技工学校免费培训技能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焊工培训班,培训结束时,作为学员代表他在结业仪式上发言:“之前,我认为培训只是走过场,学校应付完成上级任务摆样子而已,经过这十五天的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的负责、教师的敬业,经过这次培训,我的焊接技术过关了。”2018年10月,韩志刚代表霍州市参加了临汾市“立恒杯”电工、焊工技能大赛,并获得焊工组二等奖,后被山西中民轩公司聘用,月收入12000元以上,每当别人夸他技术好时,韩志刚都会笑嘻嘻的拿出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说:“应该感谢国家好政策,在霍州市技工学校参加技能培训,能实实在在学到吃饭手艺。”
产教融合育人才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该校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2013年电工电子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设备总投入400万元以上;2014年数控专业、2015年焊接加工专业分别列入省重点专业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达600万元以上。随着教学设备的完善升级,该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2019年被确定为临汾市人才工作基地;焊接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均被确定为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20年被省人社厅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手连着民生,一手连着人才。
该校始终坚持“瞄准市场办学,服务就业育人”,与山西建投绿色建材园区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为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储备技能人才,助力智能再制造产业建设;与开发区斯达特维克装备制造、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项目企业成功对接,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与此同时,他们进一步创新“工学一体、产教融合”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与宁波杭州湾新区探索校企对接合作办学模式,与天津津兆、长城汽车、北京合纵、华道健康等企业组建校企合作联盟,注重实践、工学交替、引企入校、开门办学,受到企业和家长一致好评。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负责文化课、专业课的讲授,公司选派技术人员直接管理车间,指导实习;教师经常进厂请教,和技术人员一道编写修改教材。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目前,该校的电工电子、数控加工、焊接加工及“互联网+”等专业已经在京津冀形成了品牌,实现了高端就业、高薪就业。
李雯静是该校的毕业生,目前在华道健康就业,“在学校,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会了技能,而且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才会有今天的稳定收入。”她的母亲说起该校,满是感激之情。
尊崇成人、成才、成功的“三成”是该校的教育准则,经常开展演讲、征文、主题班会等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节和球类、书法、绘画等比赛,打造出了读书有沙龙、专业有竞赛、车间摆擂台、论坛连歌坛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致力于构建以“学会做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施体系,引导学生做文明高雅的人,取得了较好效果,成为全国技工类院校的亮点。
“楼阳生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鼓舞人心、提振干劲。我们将以市场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以‘霍州锁匠’为龙头,不断挖掘潜力,提升培训质量,提高持证档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能力水平,为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贡献力量。”采访接近尾声时,张峰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景秀红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