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东和同学们进行拍篮球比赛
临汾新闻网讯“您跟我们比赛拍篮球吧!”“今天的酱香排骨真香,您也吃一块。”“我画的这张《全家福》,家长就是您!”……6月30日,在襄陵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室里、食堂内、体育场上,到处活跃着孩子们与“校长爷爷”乔晓东的亲密身影。马上就放假了,孩子们要离校,他们总想跟“校长爷爷”多待一会儿,一年级的小朋友拉着他直说:“爷爷,我们会想您的!”
该校是襄汾县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近年来,招生人数不理想。2020年8月,担任过教育部门教研员、中学物理教师,参与了《山西新中考》编写工作的乔晓东被组织派到这里当校长。到任之后,他确定了“自强不息、爱国奋进”的校训,“泥土香和书香交融合一”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小步子大胜利”的奋斗目标,创新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振兴之路。
乔晓东坦言:“当一名校长,是自己多年的夙愿。但当农村校长,对自己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接到调令那刻起,我就告诫自己:时刻要做一个榜样,做师生们的榜样,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做好。”
在学生们的眼里,他是爷爷!
当天上午9时,记者走进该校时,学校正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干净漂亮的校园里,学生们在乔晓东和老师们的带领下跳绳、掷沙包、打篮球,阳光而健康,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刚来这所学校时,学生们顿顿吃白菜粉条,乔晓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饭菜种类单一,大多数学生到校时都会带很多零食,不仅影响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还不卫生。我当时就急了,孩子们连身体都搞不好,怎么能学习好?”
乔晓东立即责成校委会召开“改善学生伙食方案”商讨会,经几次商讨和预算成本,最终在原来200元/月伙食费的基础上加收100元,这本是个涨价的决定,却得到了家长委员会的全力支持和点赞。家长们表态:“只要孩子们能吃好,再多收点儿钱都行。”在当年期中考试表彰大会上,乔晓东当着全校家长的面公开承诺:“我绝不向大家多收一分钱的伙食费。”这个承诺让他在网上火了一阵。
之后,该校的饭菜从进料、花样、分量上得到全面改善。每顿餐保证两个菜,每天保证有肉、蛋供应,这是乔晓东对孩子们的承诺。
走进学校“后厨”,备餐间里不仅码放着土豆、西红柿、长山药、蒜薹、萝卜等种类丰富的蔬菜,还有大大小小的西瓜。乔晓东指着一袋袋杏鲍菇比划着笑称:“孩子们最爱吃杏鲍菇炒肉,一顿能吃这么一大盘。”
50多岁的食堂司务长贾永杰说:“现在保证孩子们每天都有肉吃,400多个孩子一顿能吃四箱鸡腿肉。”
在乔晓东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吃上了营养餐、喝上了纯净水、享用到了新鲜水果、用上了电扇。
乔晓东在学生面前总是乐呵呵的,低年级的学生不但不怕他,还总是缠着他“校长爷爷、校长爷爷”叫个不停。有一次,学生们捡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让他为小麻雀治伤。乔晓东拿出为孩子们准备的小药箱,给小麻雀包扎,并应孩子们的要求将其养在自己办公室外的纸箱内。一下课,孩子们都来看小麻雀,乔晓东借此引导孩子们关爱动物、爱护大自然。
在家长们的眼里,他是家人!
“以前,他周一到校,周三就说自己肚子疼嚷嚷着要回家。”谈及儿子近来的变化,六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高兴地说,“现在,一说要上学,他早早就把东西准备好,比谁都积极。周末一回到家,嘴上说的都是学校里的趣事,尤其提到‘校长爷爷’,更是有说不完的话。”
“农村学校的教育,要把家长团结起来干。”上任后,乔晓东在学校成立了家委会,让家长们了解和参与学校的管理,家校携手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这是刚摘下来的西红柿和茄子,共375公斤,学校的75名教师每人两份蔬菜……”初一学生家长丁灵仙是菜农,儿子的进步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不,他们夫妻俩专门抢在放假前来到学校,为教师们送上了自家的新鲜蔬菜,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一幕,“本想给乔校长送菜,却被他拒绝了,我们就合计着把菜送给老师们。”当天中午,厨房的师傅用这些爱心菜给师生们做了炒揪片,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李女士捐赠了文化墙;陈先生捐赠了三箱A4打印纸;薛大伯送来玉米面;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给老师们每人送来一台微型电扇……慢慢地,家长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爱学习了、讲卫生了、懂礼貌了……于是,他们把对乔晓东的认可、对老师们的感谢化为行动,积极配合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
乔晓东经常家访,设身处地地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地为家长提建议、出点子。他的真诚打动着家长们,大家都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乔校长是我们的家人。孩子跟着他,不会错。”
在这所学校,乔晓东当过物理、化学、语文、体育、音乐、心理老师,每节课都结合当地故事、时代精神授课,让老师和学生们受益匪浅。他把教育作为事业对待,影响和教育着每位教师。担任校长以来,他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清晨5时40分准时播放早操音乐,6时准时带领全校学生跑早操,并教他们密集型跑步的技巧,用“小步子大胜利”的思想,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奋进、勇往直前。
在老师们的眼里,他是兄长!
“以前,我们这里校舍破旧,各类教学设备很缺乏,老师和学生都留不住。乔校长来了之后,通过农村学校改薄项目,修整了校舍、改造了食堂、安装了无线网络,建好了实验室、电脑室和体育器材室等,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该校音乐教师刘莉说,“在老师们的眼里,乔校长是兄长。学校所有的事儿他都亲力亲为,要求我们做到的事他先做到。学校里最牛的改造项目当属食堂的废水利用,他自己设计了管路,把洗碗水先引去冲厕所、再从厕所引到学校的树林里浇地,既节省了支出,校园也干净整洁了,真是一举多得!”
该校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在乔晓东的带动和影响下,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老师们也更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学校要办好,教师队伍是关键,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乔晓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2月,教师武阿慧休完产假回来上班,乔晓东专门为她腾出一间宿舍,让她的家人方便照顾小宝宝,还特意安排厨师在饮食方面给予了照顾,并嘱咐同事们,“阿慧不容易,你们多帮帮她。”武阿慧感动地说,“乔校长把老师们照顾得特别好,我们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干好工作。”
为大龄单身教师张罗找对象,为外地生病教师的家属提供住宿,为老师们创造培训机会……乔晓东把老师们的事儿都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乔晓东有写日记的习惯,20多本厚厚的工作日志记录着工作的点滴,也记录着学生、老师、学校的变化。如今,校园美如画、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奋发向上、学校正向着优质发展迈进。
记者截稿时,副校长王建生打来电话兴奋地说:“中考成绩出来了,我们学校600分以上的学生有17人,这是历年来最好的成绩,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记者 景秀红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