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优秀班主任、临汾三中教师贾贤峰:贾老师的“攻心术”

2021-10-09 10:20: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贾贤峰和获奖学生在一起

  临汾新闻网讯 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每个学生性格、学习程度、自律能力都不一样,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进而对症下药,让学生思想得到转变、潜力得到发挥,让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呢?看看临汾三中教师贾贤峰是如何做到的。

  轻松愉悦的谈话

  贾贤峰今年36岁,从教13年,是一名班主任兼高中生物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老师要做孩子们的伯乐,为他们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实现自我成长。

  贾贤峰是高500班班主任,他班里的优秀学生晁越今年以675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高一下学期晁越崭露头角时,她的高考目标为浙江大学,贾贤峰鼓励她把目标定得再高一些,可以考虑清华、北大,她口头答应,内心却极度不自信。

  高一暑假,贾贤峰自费带晁越与另外一个学生去北京参加竞赛培训,期间师生游览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中国顶级高校特有的文化底蕴及家国责任在两个孩子心里产生了极大震撼。第二天贾贤峰又利用游览颐和园昆明湖的机会,租了一条游船,在游船上与两个孩子聊人生、聊理想、聊未来,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畅谈中,他已将远大理想种在了两个孩子心间。

  高二国庆七天假期,两个孩子被安排在济南继续培优。贾贤峰和两个孩子在培训前的一个晚上游览了济南的大明湖。在夜游大明湖过程中,他又利用这个机会,与两个孩子聊了高二与高三的规划,重要时间节点该做的工作,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领悟了老师的意图。此后,两个孩子刻苦攻读,不断超越,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贾贤峰所带班级高一时缺乏优生,因此他很注重培优。只要发现“好苗子”,他会着重引导但并不娇惯,该鼓励的鼓励,该批评的批评,且能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优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他极善于“励志”,自己出钱对学生进行奖励,班里争先创优氛围十分浓厚,高500班考出他所带班级最好的成绩。

  一份特别的协议

  贾贤峰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杰出人物”。而老师就是琢玉的人,让玉放出光芒,让孩子的人生闪耀光彩。

  学生小刘是一个思维活跃、心地善良、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孩子,但学习习惯差、不会整理书桌、写作业不主动、听课也不专心,不但自己不进步,还影响到了其他同学。针对上述问题,老师们鼓励他,同学们帮助他,大家想尽办法劝导他,甚至包容他。他不但不感激、不改正,反而滋生出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贾贤峰首先用聊天的方式和小刘拉近距离: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爱你吗?你爱他们吗?平时怎么做的?你喜欢哪门功课,为什么?你头脑聪明,回答问题积极,为什么不爱写作业,甚至考试都不完成卷子?

  谈话是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进行的,贾贤峰如父亲般温暖的说话方式打开了小刘的心结。原来,小刘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日里十分忙碌,将小刘送到了私立学校上初中。虽然父母对小刘有求必应、近乎溺爱,但并不能弥补小刘在最叛逆和最需要陪伴的阶段得到应有的亲情关爱。为此,小刘报复性地变成那个自己都讨厌的人,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

  “病根”找到了,贾贤峰问小刘,想不想变个样子,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你?想不想融入班级大家庭,做一个受欢迎的同学?小刘点点头表示愿意。他和小刘签订了一个特别的协议《和同学一样》,帮助小刘在班里树立一个崭新的形象。

  贾贤峰给小刘布置了搬水的任务,小刘十分乐意。3年里班级的矿泉水都由小刘来搬,很有责任心,受到同学们的肯定。召开主题班会《不抛弃,不放弃》,让小刘了解集体的含义,鼓励同学们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小刘成长为身边的好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及时发现闪光点表扬小刘,课堂上多给小刘发言的机会,鼓励其早日跟上班级大部队。

  慢慢地,小刘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也懂得了自尊自信自强,他上课专心了,也学会整理课桌了,小毛病改掉不少,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心病”还须“心药”治

  “作为教育者,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要给予足够的理解、肯定、指导,并且针对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加以重视和培养,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开发学生潜能,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是贾贤峰《班主任日志》中的一句话。

  孙晓(化名)刚分到班上时,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落后。贾贤峰经过耐心了解,得知该生父亲因肝癌晚期病故,她和母亲相依为命,经济拮据,因而有明显的自卑心理,学习、做事都提不起兴趣。

  贾贤峰下定决心,用“心药”治好心灵的创伤。平日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跟孙晓谈心,鼓励她“人穷志不能短,外在的磨难只能使内心更加强大”;天冷了,他提醒孙晓加厚衣服,谨防感冒误课;没钱买饭了,他把口袋中的钱递到孙晓手里。学校里举办经典诵读比赛,他让孙晓担任领诵,选她当班里的生物课代表,班级活动要求她参加……一次次交流和互动,一次次活动和展示,让孙晓逐渐走出阴霾,重新振作起来,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敢于在班级里发光发热。“老师,相信我,我会努力,不会让您失望!”这是孙晓回馈给老师的话,最终她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聆听、交流、感化、引导,最终成就学生,这就是贾贤峰的“攻心术”。他用爱心和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也收获了学生对他的尊敬与爱戴。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