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中华好家风”家庭教育公益团永和县宣讲侧记

2021-11-17 09:14: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中华好家风”家庭教育公益宣讲现场

  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的永和,天高云淡,风清气扬。

  11月13日,市教育局“中华好家风”家庭教育公益宣讲团进校园活动在永和举行。此项活动是市教育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珍惜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月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家长、监护人认真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树立家庭教育科学认知,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双减”背景下做好家庭教育的加法。

  长征雕塑、东征楼、小红军剪纸……宣讲团首先走进红色基因校——永和县红军小学。庄严明亮的红色大讲堂里,大家共同唱响国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顿时正气爆棚,激情昂扬。在家长的翘首期盼中,市关工委副主任王庚星走上讲台,“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甚至和父母严重对立,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只有一句话,在家长。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也是终身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一席话引发家长强烈共鸣。王庚星引经据典,向家长讲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王阳明、范仲淹、曾国藩成长成才的故事,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分析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指出根源主要在家长身上。“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长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作孩子一生的榜样”。一席话醍醐灌顶,令家长豁然开朗。

  “家长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吗?”永和县第三幼儿园写满童真童趣的多功能厅里,来自临汾市第三小学的心理教师景艳平用一个问题吊起了家长的胃口。“爱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爱是不带条件的,不是交易”“爱不爱,以孩子说了算”,一系列观点把家长的眉头舒展开了。景艳平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一步步打开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扔掉简单粗暴,改变批评指责,放下家长权威,富有爱心地聆听,温柔地与孩子对话,注重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有界限不溺爱不包办,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提出有效建议……“家长朋友们,如果你们做到了,孩子有什么理由不爱父母,亲子关系有什么理由不其乐融融呢?”景艳平话音落下,现场掌声四起。

  “特别感谢这个大讲台,让我和家长有效交流。”在永和县第一中学宽阔明亮的大报告厅里,尧都区教育局政教科心理老师茹艳云为家长带来讲座《教育,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她活力四射,感染力极强,带领家长一起读《健康标准一起学》,分析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抑郁、自卑、焦虑、社交障碍,指出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并提出疗愈方案。家长们越听越兴奋,互动也越来越好。一位爸爸上台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由于过于激动手一直在发抖,茹艳云拉住他的手鼓励他把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一位妈妈十分健谈,愉快地分享起育儿经,土话里带着幽默。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所有家长起立,用力挥动双手喊出“我愿意把孩子养好……”育儿焦虑一扫而空,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以前也不知道咋当妈,只知道我生下了就得由我管,现在知道自己错了”“听了专家讲座,意识到以前有好多做法确实不对,从今以后要改正自己” “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家长好好学习,做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公益宣讲团所到之处,家长们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据悉,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月期间,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平台每日推送家长心理成长讲座,每周三、四、五晚上7∶00-7∶45线上直播“生命教育”学生心理成长讲座。该局“中华好家风”家庭教育公益宣讲团将于11月、12月两个月时间利用每周六走进全市17个县(市、区)共计50所家庭教育基地校宣讲,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家训,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另外该局还申请了教育部关工委“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实践活动”创建,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家庭教育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 郭璞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