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苏锦萍:让人文精神融入课堂

2022-03-09 09:47: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苏老师,给我的课提点建议。”“《大学语文》中的《诗经》一课,如何融入人文精神?”……3月4日上午8时许,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学督导苏锦萍刚走进办公室,同事们便来讨教,苏锦萍面带笑容、不厌其烦地逐一解答。

  认识苏锦萍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爱岗敬业、乐学善思、热爱教育的好老师。正因为如此,她曾荣获学院模范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先后出版发行了《应用作文》《大学语文》等多部教材。其中,她参编的《大学人文基础》教材,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中荣获二等奖,个人被认定为2021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对此,她这样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潜心搞教学

  1994年,苏锦萍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从教28年来,她长期承担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培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护理系特护专业班主任、公共课教学部语文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等职务,虽然职务在变,但她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只增不减。

  在苏锦萍看来,高职思政课对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她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她的百余本语文教案中,每节课都融入了思政教育,逐渐形成了“思政+课程”的独特教学风格,赢得了同仁的认可和称赞,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和喜爱。

  教学中,苏锦萍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积极倡导“轻松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思路,营造出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08年至2012年,苏锦萍连续担任该院两届护理系特护专业的班主任。四年间,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关爱他们,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她却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上中学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令她欣慰的是,当时教的多数学生现已成为一些大医院的业务骨干。2008级特护专业的班长周琦曾说:“苏老师是我见过最好、最负责任的班主任,也是我的‘知心姐姐’,上学期间是她给了我温暖,为我指明了方向。”

静心编教材

  2009年,苏锦萍当上了该院语文教研室主任。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她还承担着语文教研室的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学院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工作、开展教研活动等,在她的组织带领下,该院的语文教学工作更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

  苏锦萍不仅鼓励其他语文教师撰写论文以及相关研究,自己也在编写教材的路上不断探索。每次编写教材,总会耗时几个月,她常常挑灯夜战,开启“白加黑”“5+2”工作模式。经过不懈努力,她积累了很多编写教材的经验。2012年,苏锦萍参与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基础》教材的编写工作。经过一次次改版后,于2018年5月,苏锦萍作为副主编,参加了该教材第三版的改版讨论会,最终确定了执行新标准、构建新体系、找准新起点、推进新模式、配套新资源的编写模式。编辑们各负其责、查找资料、反复修改……当年7月,该教材第三版到了收尾期时,苏锦萍却住进了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住院期间,她还在翻阅教材,后在医生和家人的劝说下,她才安心养病,为不能完成最后的补充工作而遗憾。

  “多数语文教材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这部教材,从第一版就注重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在第三版改版后,其中囊括了语文知识、人文精神和艺术教育,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大学人文基础》教材出版发行后,其他老师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现任语文教研室主任王静说:“在使用这部教材后,最大的感受是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多年来,我将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使他们学会了关心生活、关心别人。”据了解,现在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均在使用该教材。

精心做督导

  “你利用思维导图上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课上,我们不仅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到每节课中……”3月4日下午,该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学督导苏锦萍等人在听完景晓君老师讲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后,开始评课。大家还就“如何有效设置课堂情境”“思维导图如何设计”等问题作了相应探讨。景晓君边点头,边将这些建议记录下来。

  2021年4月,苏锦萍当上了该院的教学督导。她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语文教学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苏锦萍的影响和带领下,语文教研室的老师们共同提升了教学科研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入人文精神。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了。”说起今后的工作,苏锦萍说,“在语文课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关心生活、关爱社会和自然,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只有让语文课在充满情趣和关爱中进行,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