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大现代文理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2022-07-20 10:07: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4天时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书本以外的知识,更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宝贵财富,我要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增光添彩。”7月5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政法系开展的“奋斗‘政’青春 筑梦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队长武文姬写下这段话自勉。

  今年暑假,该院团委组织开展了“青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各系为单位组建了19支服务实践队,参观红色景区、绘制墙画、开展法治宣讲等,用火热的青春、昂扬的激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亮丽风采。

  建言献策 助民致富

  6月25日下午,该院学生会组建的“寻红色印记 悟革命精神”实践小分队,在院团委老师武国锋的带领下,开启了“寻找红色记忆 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小分队走进安泽县和川镇沁河庄村刘少奇路居地,通过聆听现场讲解、参观室内陈设,对刘少奇同志生平事迹和他坚持真理、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学习了他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大家不时驻足围观,热烈谈论,赞叹不已。该队队长晋若云说:“我们要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主题农家乐活动。”“结合当地的英雄故事,制作相关文创产品,实现旅游创收。”“开展梨果采摘观光旅游。”……参观学习后,志愿者以《如何利用旅游资源致富》进行了交流讨论,大家为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交流结束后,王雅婷对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了整理,并和志愿者们一起与该村干部进行了沟通。村党支部书记弓志胜在看到这些建议后激动地说:“你们为我们送来了致富金点子,太感谢了!”

  暖心行动 扮靓乡村

  “处理墙面、起形、上色……”7月5日,在大宁县三多乡南堡村,10名队员经过一系列操作,创作完成一幅大型“美丽乡村和谐家园”墙绘。这是美术系“暖心行动——色彩碰撞点染美丽乡村”服务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场景。从6月28日至7月5日,队员们不仅创作了墙绘,还教村里的孩子们画创意画,结合专业特点,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中,队员们站在烈日下进行墙绘,虽然晒得汗流浃背,但他们全然不顾。你起稿、我上色、他刷漆,现场井然有序、干劲十足。

  农田、房屋、河流……通过8天的实践,队员们共创作出164平方米的墙绘,为小村庄增添了新的生机。被晒得胳膊脱皮的队员薛可妍说:“这点苦不算啥,能为乡村建设出一份力,是我们大学生的荣幸。这次活动,让我的暑假更加充实、有意义。”

  之后,志愿者们走进南堡小学,教小朋友画兔子、鸭子、青蛙等动物创意画,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拥抱快乐。志愿者还带孩子们体验了墙绘,让他们从中感受艺术魅力、提高绘画兴趣,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

  普法宣讲 促村和谐

  “请你就鉴定的事实依据作简要陈述。”“原告,你有什么问题要向证人发问吗?”……6月27日上午,长治市长子县西南呈村热闹非凡,模拟法庭正在开庭。这是该院政法系“奋斗‘政’青春 筑梦新时代”实践小分队开展普法宣传的场景。公诉方有力举证、辩护方激烈反驳、审判长公正严明……

  “法律好比大海上的一艘船,在船上的行动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这艘船的底线,就会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惩罚……”模拟法庭结束后,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村民主动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共建文明和谐新农村。

  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们还通过唱歌、表演相声、发放手册等形式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并设置咨询台为村民解答财产分配、宅基地归属等法律问题,这一系列活动让村民对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纷纷点赞:“这样的形式讲法律,我们看得明白、听得懂,非常实用。”

  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收获快乐、收获感动,在体验中成长。该院团委书记秦茜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三下乡’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们要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引领青年学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