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汉德园小学全力落实“双减”工作

2023-03-01 09:59: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翼城县汉德园小学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质增效核心目标,强化教育教学“主阵地”,辩证统一地做好“减负”的减法和“增效”的加法,将“双减”政策走深、做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营造和谐、有序、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七彩童年。

  课堂改革:“双减”工作“主阵地”

  学生手执教鞭、声音洪亮地在黑板前讲课,遇到不会的地方,其他同学上前补充……2月23日,在四(2)班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正在进行。学生交流认真,讨论激烈,难分难解之时,老师四两拨千斤式地点拨,让大家豁然开朗……

  这是该校 “6+1”高效课堂模式的一个缩影。这一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模式,将传统的“教中心”转变为“学中心”,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快乐高效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里,小组建设是最重要一环。班主任首先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培养小组长,让组长确定小组目标,并和组员一起创设组名、制定口号,激发全体组员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小组长会给每个组员编号,并根据组员掌握知识程度给他们分工。1号同学是组长,是本组的“领头雁”,具体负责组织讨论、收发作业、指导学困生;2号同学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做好记录、指导中等生;3号中等生是“希望之星”,是小组讨论的“第二发言人”;4号学困生是“可畏后生”,是小组讨论的“首席发言人”。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责任,使其在学习活动中分层次展示,各尽所能、各有提高。

  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掌握“读、思、问、议、评”学习方法五字诀。其中“议”环节着力组内合作学习探究,组长会检查所有人的学习情况,看是否全部完成,是否准确,先让4号学生讲解,然后其他同学补充,人人参与。这样的组内解惑,真正解决了学生的“不敢说”问题,两周下来,同学们都能相互监督认真完成。

  高效有序的展示活动是高效课堂的高潮环节。代表各小组汇报展示的学生一一走上讲台,手执教鞭,讲解清晰,俨然一副小老师的的模样。其他听展同学集中精力听主展同学讲解,若有异议,立刻提出,或者走上讲台进行补充展示。其间,老师会适时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化解难点,把握重点,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精讲。

  高效课堂模式实施一年多以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课上抢着回答问题,不再惧怕学习和考试。”老师们欣喜不已。

  作业改革:“双减”工作“突破口”

  “以前孩子总觉得作业多,现在不一样了,孩子的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回到家比较轻松,家里的欢声笑语也多了……”家长李女士高兴地说。

  作业改革是落实“双减”政策、撬动教育减负提质增效的杠杆。该校经多方调研、反复实践,构建了“123”作业管理体系,即一个宗旨:以“减负增效,全面发展”为宗旨;两大板块:校内书写作业和校外动手作业;三层梯度:基础作业、提高作业、拓展作业。

  学校布置的基础作业在校内完成。作业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检测学生所学知识,达到“会”的目的。老师注重学生书写习惯培养,对于出色完成作业或有进步的学生,老师给予激励性评语,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错误之处做出适当批示,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学校给学生布置的提高作业便是阅读,根据不同学段学情,设计了分层作业内容:一二年级每周做阅读小报,三四五六年级每天阅读半小时并写读书笔记。老师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拓展作业是动手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有的同学为父母洗脚,有的同学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的同学将自己在劳动实践课上学到的厨艺技巧通过家长指导,烹制出满意的美味佳肴。

  通过作业改革,学生作业上真正实现了“压总量、控时间”和“调结构、提质量”。同时学校积极通过完善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提高了“作业减负”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成亮点

  “每天下午学习完,我就来跳街舞,随着韵律跳跃、旋转,真是开心极了!”2月24日下午5时,刚刚参加完社团活动的学生晓雅和同伴有说有笑,“原来想去培训班学街舞,可是父母没时间接送,现在好了,在学校就能学了!”

  学校认真开展“5+2”课后服务,深挖校内潜力,统筹文化、体育等教育资源,开展了街舞、拉丁、围棋、花鼓、美术、声乐、篮球、足球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培养了广博的学识、健全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非遗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翼城县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响应号召大力实施花鼓进校园传播工程。课余时间学生每人背着一个至七个不等的腰鼓,蹲、蹦、跳、碾、转,在同一鼓点节奏里变化万千,动作舒展,节奏欢快。该项工程不仅使翼城花鼓非遗项目得以传承,还在同学们心中植入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拉丁舞社团也是学校名牌社团。学生们学习劲头十足,先后学会了伦巴、恰恰等舞种,不仅锻炼了身体,提升了自身力量,还培养了乐感、节奏感,提升了毅力和心理素质。他们多次在校内外表演,赢得观众广泛赞誉。

  该校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全体师生将进一步聚焦“减负”提质增效,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为孩子们打下靓丽的人生底色。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