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李小娟,洪洞县三维中学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打开她的工作本,每一本的扉页上都写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教育生涯的写照。
2003年,带着青春的热忱,李小娟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细心的她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沟通和牵引,如春风化雨,一点一点滋润学生的心灵。
刚从教那年,班上有一名瘦弱女生,总低头不语。在和家长沟通后得知这个女生小时候出过车祸,有心理阴影,性格变得内向。李小娟悄悄找来班干部,让他们多和那位女生一起学习玩耍。渐渐地这位女生的学校生活充实了,好朋友多了,眼睛里有了光。课上,李小娟一次次地鼓励她开口回答问题;课下,拉她聊天闲谈,有意穿插一些阳光故事消除她心理的阴影。半个学期过去了,那位女生变得开朗了许多,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家长开心地说:“谢谢李老师,孩子变了,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了……”
二十年,弹指而过。二十年光阴,记载着李小娟的幸福与满足:做学生的摆渡人、精神导师。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学生如蒲公英,飞到四面八方,而李小娟的花园里,一片葱茏。实践和不停地求索,让她逐渐明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青春永不凋谢,用哲学、艺术拥抱生活,以语文点亮诗意人生。
她带着学生在洪洞的名胜古迹里徜徉:大槐树下探寻根祖文化,白石村八路军纪念馆里解读红色文化,赵城谁园里聆听国学讲座;爬霍山、学摄影、练书法、赛朗诵、赏文学、做义工;各种国家级、省、市、县、校、班级的活动,她都不遗余力地和学生一起参加。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数据,或许是最好的说明也是汗水付出之后的证明。
各级各类比赛中她的班级总能拿到第一名,她的学生总能获得一等奖。当60班全体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当67班徐振宇同学被省重点高中实验班录取时;当73班张唯一同学《自然之声》作文发表在语文报上时;当“时代新人说”作文集收录78班杨保庚同学一等奖作文《奋斗·追梦》时;当84班张馨予同学作文《教语文亦教我长大》发表在晋派名师时,学生鼓掌祝贺,教师向她看齐。
李小娟还是洪洞县语文科兼职教研员。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利用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群等形式组织学生交叉使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她的工作方法被县教研室表扬、推广,为该县线上教学提供了范本,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她制作的微课被分享转发,给广大师生送去及时雨。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她熬红了眼睛,批累了胳膊,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换来了学生的优异成绩、感恩之心、关怀之爱。
她的示范课《答谢中书书》展现文言之美;《我的母亲》令人泪眼婆娑;《昆明的雨》带人品味散文的神韵。她的课题研究、论文、项目化学习案例,一一获奖,一张张荣誉证书的背后是她在专业成长路上的足迹,深耕细作,潜心教学,发挥了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在她的熏陶下三维中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目标变成了要做学者型教师。
李小娟的付出换来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每到教师节、春节她都会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祝福,那些长大了的学生喊她“姐姐”。
“我喜欢学生,我想为他们撑起一片绿荫,做他们的引路人。”这是李小娟的心里话,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书,是一项良心活,是一场“马拉松”,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门细腻的艺术。李小娟,平凡,如山野小花,轻微中自带芬芳;坚守,如摆渡人,经年累月,渡人,也在渡己。
记者 卫红丽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