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侧记

2023-06-28 09:48: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体验劳动乐趣、领略城市发展、感知城市变迁……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丰富同学们的课后服务内容,今年3月以来,市区中小学聚焦爱国主义、书香校园、科技创新、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安全科普、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八大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爱临汾 赢未来”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获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市第二小学

  体验劳动乐趣 感受田园生活

  “我来松土。”“我来播种。”6月13日下午,临汾市禾广源农业基地的种植园区热闹极了,市第二小学五(2)班学生正忙着播种玉米。

  这是该校开设的“亲近大自然 拥抱新生活”自然科普课堂中的生动一幕。本学期以来,该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分批走进该农业基地了解樱桃、无花果、葡萄等农作物知识,认识常用农具,聆听农业知识讲座,体验耕种管收等农事劳动环节,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和意义。

  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各负其责,分工完成松土、播种、浇地、施肥等环节,在快乐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虽然很累,但和同学们一起播种的过程很快乐,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粮食。”学生李易洋用力挖好坑后,种上三粒玉米,再小心翼翼地把坑填满土,虽已满头大汗,但十分开心。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五(2)班班主任徐红莲说,“播种过程中,同学们在观赏、学习和探究中了解农业知识,体验现代科技的力量,丰富了种植知识,促进养成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市第一中心学校

  领略城市发展 规划美好未来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一层历史展区的古观象台区域,最早的节气就是靠13根柱子来观测的……”近日,市第一中心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分批走进市规划展览馆,学生们边听边记,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

  活动中,该馆讲解员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为主线,介绍了临汾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在历史展区,同学们参观了文化建筑模型,以“原物再现”方式领略了临汾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未来规划区,同学们观看了城市规划沙盘模型,精美的建筑设计、科学的设计理念让大家惊叹不已。在中心展区,借助实景模型、180度环幕3D影片、辅助灯光等设施,同学们对我市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生态建设有了一定了解,对临汾未来发展更加憧憬。

  谈及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效果,家长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该校学生家长张女士高兴地说:“每次活动结束后,儿子就把所见所闻所感讲给我听,我们一起探讨、学习,既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自信,又增进了亲子关系。”

  “此次参观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的平台,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我市建设历程及未来规划方向,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规划管理能力,为他们规划自我、规划学习、规划人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该校教务处主任崔巨岱如是说。

  市第一小学

  感知城市变迁 厚植爱国情怀

  “民国时期,临汾就是一个小县城。”“现在,临汾是地级市,马路宽了、街景多了、道路也干净整洁了。”“在这里,我学习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令我终身难忘。”……6月初,在临汾城市变迁记忆馆里,市第一小学开展的以“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为主题的课后校外实践活动结束时,五(1)班学生韩知桓和同学们激动不已,分享着各自的参观感受。

  临汾城市变迁记忆馆是我省第一个以“传承城市历史文明、记录城市发展历程、展示新时代城市建设风貌”为主题的城市变迁记忆馆。活动中,同学们跟随该馆馆长李宏伟的脚步,分别参观了“城市变迁纪略”“帝尧古都”“平阳古城”“民国临汾县城”“新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临汾城”等专题版块,认真聆听图片背后的珍贵往事。之后,同学们在馆内观看了“华夏明珠、魅力临汾”宣传片,饱览了城市发展变迁的壮美图景。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系统了解了临汾的变迁过程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提升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双减’形势下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王岸腾说,“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问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科学素养,获得更多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