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小学各学段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聚焦爱国主义、书香校园、科技创新、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安全科普、规则意识等主题,组织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
法治教育强意识
“我宣布,现在开庭!”6月15日下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场“沉浸式模拟法庭”正在开庭。
这是山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开展的“法治护航 伴我成长”活动的一个现场。活动通过法治宣讲、模拟法庭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为同学们介绍了法院的含义和刑事审判庭布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民法院的历史渊源以及审判长、书记员、公诉人等工作人员的各项职责,让同学们对人民法院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法治课,让我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会远离不良行为,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后,同学们分享着学习感受。
科学教育拓视野
“走喽!去参加活动喽!”
从6月初开始,临汾市第一小学分批组织五年级学生走进尧都区华汉云极信创产业中心,参观基础数据标注、基础数据应用、大数据交易等七大区域,近距离体验科技展品,提高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为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临汾市第一小学还组织学生到市环境产业园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垃圾卸料大厅、垃圾储存坑、焚烧炉车间、炉渣池等处,了解环保处理垃圾的过程。同学们纷纷惊叹于垃圾处理环境的干净整洁,了解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感叹“垃圾不仅能得到环保处理,还能变废为宝”。
劳动教育促成长
“原来,玉米需要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6月13日下午,市第二小学组织学生到位于尧都区段店乡孙乔村的禾广源农业基地,上了一堂“亲近大自然 拥抱新生活”的自然科普课。该基地种植园区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各种农作物、常用农具,并通过参加农业知识讲座、体验耕种管收等农事劳动环节,进一步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和意义。
“我来挖坑”“我来播种”……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松土、播种、浇地、施肥,忙得不亦乐乎。该校五(3)班学生孙浩然一边播撒玉米种一边说:“虽然种地很累,但和同学们一起播种的过程很快乐。通过参加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粮食。”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市建立了一批青少年志愿服务基地,采取线上与线下、阵地建设与流动服务、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市区10所中小学校8000余名师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烈士陵园、气象观测站等16个实践场所,广泛开展专题讲座、文物博览、VR体验等近180次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问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全面健康成长。”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