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这些老师,暑假过得“不一样”

2023-08-09 08:59: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年一度的暑假,是老师们最放松的日子,追追剧,旅旅游,陪陪家人,别提多惬意了。但是也有一些老师,暑期生活安排了其他内容,收获了另一番精彩。

  学子折桂 师者欣慰

  6月24日零点至凌晨3点,是临汾一中高三年级主任任敬最难熬的几个小时。像除夕“守岁”一般,他早早就守在电脑前,右手操纵鼠标点击网页,左手握着手机随时准备接收高考信息,只等山西省高考成绩网上查分系统开启。然而,由于查询人数过多,网页无法打开,这一等竟等了3个多小时。

  “成宛嵘643,郭纪亨672,加镇尧627……”同学们陆续传来的成绩让任敬睡意全无。这些学生都是本届高三年级的学霸,不出所料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对初次担当高三年级主任的任敬来说是莫大欣慰。

  “老师,太谢谢您了,高中三年您陪伴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生命中遇见您,真好!”“任老师,感谢您对孩子的关心、呵护,为他的高中三年注入能量。”……接下来的日子,任敬的手机上接到一条条信息,暖暖的,在他的心头荡起层层涟漪。

  转眼到了7月下旬,考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任敬也收到了一份邀请函。原来,襄汾县襄陵镇薛村三学子登金榜:成宛嵘同学被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加镇尧同学被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录取,贾瑞环同学被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村里决定举办一个奖学大会,邀请临汾一中老师参加。7月25日,襄陵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以及临汾一中老师来到薛村,为三名优秀学子送上鲜花、礼物和祝福。任敬深情地祝福同学们,要站在新起点上,常怀感恩之心、常保进取之志、常念相助之人、常存敬畏之念,学成之后反哺家乡、回报社会。三名同学感谢父母师长,表示要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为家乡作出贡献,为“中国梦”作出更大努力。他们飒爽的姿态、昂扬的精神、感恩的话语,让任敬十分欣慰。

  “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来到最美的校园,遇到最优秀的学生,度过一个最难忘的暑假。”任敬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携爱家访 共育有声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但烈日阻挡不住翼城里砦初中学校老师们的步伐。连续数日,校长马丽燕率领班子成员、党员教师、各年级班主任及各学科骨干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假期居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孩子和家长送来一抹清凉的风。

  轻轻地敲门,迎来的是家长热情的招呼声、同学们可爱的笑脸。家访过程中,马丽燕首先强调了暑假安全问题,从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诈、居家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提醒学生和家长暑假注意事项。此后针对每个孩子的问题进行了个别辅导。

  在学生坤坤(化名)家里,孩子一脸慌张,两只手不自然地交叉在一起。坤坤的奶奶有些为难,“孩子的爸爸不在了,妈妈也嫁了人,现在就我俩过日子,孩子难免有自卑情绪。”马丽燕微笑着向奶奶汇报了孩子在校情况,“孩子很阳光,尊重老师,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好,学习成绩也不错。”奶奶听了很惊喜。马丽燕深入了解了坤坤的家庭情况,做出下一学期为孩子免生活费的决定,奶奶连声道谢。

  在学生叶子(化名)家里,马丽燕和叶子的妈妈进行了深入交流,知道叶子学习退步的原因是父母离异引起的。她给叶子的妈妈讲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影响,讲孩子的成长期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叶子妈妈当即表态一定要对孩子负责,还请马丽燕监督。

  面对面真切交谈让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清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从而更好地监督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老师感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对孩子的期待、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获悉了学生家庭状况及在家庭中的表现,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双向奔赴。

  家访归来,马丽燕和老师们又制定了精准帮扶策略:对自觉类的学生,侧重目标的制定和信心的鼓励;对学困类的学生,侧重具体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留守类的学生,侧重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关怀;对叛逆类的学生,侧重心理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

  “携爱家访,共育有声。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则是用一颗心灵感动另一颗心灵。我们要看见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成就每一个。”马丽燕对老师们说。

  公益路上 点滴成爱

  “孩子,你放心,你的难处老师知道,我们都会帮助你!”7月27日下午,尧都区刘村镇中心小学教师包俊丽带着社会爱心人士——张锦秀、黄丽夫妇来到该校学生张子鑫家中,为张子鑫小朋友捐助全年生活及学习费用,帮助母子二人渡过难关。

  张子鑫原本有一个完整的三口之家,尽管生活并不富裕,好在父母双全,给贫穷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简单的幸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突遭车祸而亡,母亲又身患肢体残疾,让年仅7岁的张子鑫无以为靠。

  正当母子二人愁苦之际,善良的包老师了解到张子鑫的家庭情况,经常帮助母子俩。在包老师和尧都区联合服务联合会工作人员的倡导下,社会爱心人士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对母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生活充满信心。

  “一份关爱、一次捐助、一句鼓励,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会给他们带来梦想和希望。”包俊丽说,“一言一行皆公益,点点滴滴润心田,暑假也不例外。”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