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建校四十周年巡礼

2023-09-04 09:04: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4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

  40年,让一所学校扎根、发叶、拔节,成长为参天大树,托起万千学子的成才梦。

  40年,她脚踏实地,励精图治,以文化人,从一所设施落后、师资薄弱的学校成为特色鲜明、师资雄厚、教学独特、环境优美的全国文明校园;

  40年,她行进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以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改革精神,着力打造生本动感课堂,开展小课题研究,把探索创新的种子植入学子心中;

  40年,一代又一代园丁心怀热望在这片沃土辛勤耕耘,培桃育李;一拨又一拨学子满怀理想在这里沐浴阳光,汲取雨露,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

  她,就是陪伴众多临汾人走过少年时代,为他们打下亮丽人生底色的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莘莘学子祝福母校

礼赞教师

师徒结对

高考宣誓

传承非遗

讴歌时代

军训风采

  “尧乡故里,西赵巷中,梧桐树下,书声琅琅,叮咛声声。母校师大实验中学,承载着我少年回忆!”

  “牢记母校‘受教一时,奠基终身’的校训,老师耐心、及时的引导,为我当时以及未来成长指明方向!”

  “因为母校,我爱上了老师这个职业,并报名‘西部计划’,成为西藏一名化育童心的语文老师!”

  “因为老师,我爱上了学习,成为一名‘小镇做题家’,最终考上理想大学,学历至博士研究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3年9月4日,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迎来40岁生日。留言板上,校友群里,莘莘学子怀旧的、暖心的文字扑面而来。“你从改革春风里走来,开放使你更精彩;你在尧王故里崛起,三晋是你的大平台……”当校歌响起的时候,激情满怀的师大实验中学人无不回望学校奋斗的历程,追忆如歌的岁月。

  1983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临汾县平阳中学(师大实验中学前身)应运而生。不久后,学校更名为临汾市第七中学。1987年划归山西师范大学,定名为“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隶属山西省教育厅直管。自此,这所朴素幽雅且充满人文情怀的学校从深处扎根,向高处成长,一步步蝶变为一所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学校,一所囊括各级学科带头人的群英荟萃的学校,一所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多元成才路径的学校。

  四十不惑,风华正茂。师大实验中学这棵曾经稚嫩的树苗终长成参天大树,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洒给学子多少绿荫。她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默默为临汾基础教育贡献智慧与力量。

  四十年薪火相传

  办成一所品牌学校

  “儿时一块水泥板上的粉笔涂鸦,播下我为师的种子。山西师范大学里,一位位大先生讲台上的风采,厚植我为师的情怀。走进师大实验中学,实践着我‘学在母校、回馈母校’‘成为自己喜欢的老师模样’的为师理想。”

  今年4月,46岁的辛小英被任命为师大实验中学第七任校长。那一刻,她百感交集,原来自己与这所学校有着非凡的缘分,早已和这所学校融为一体。2000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同年即任教于师大实验中学,从一名基层的历史老师做起,直到教研主任、副校长,再到如今的校长。上任伊始,她认真研读历任校长的事迹。李临生、李世玉两位校长完成了学校初建工作;缪美生校长确立了英语及艺体办学特色;张潘文校长坚持特色办学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晋军校长完成省级示范高中创建,探索实施生本课堂教学改革蜚声省内;崔鑫校长在硬件建设及内涵发展上再上新台阶,把学校建成全市唯一拥有“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的完全中学。

  “历届校领导凭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学校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如今接力棒交到我手上,必不负前辈、不负师生,做‘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教育,办有温度、有内涵的学校,真正为学子启智润心,让他们成长为自主发展的人、有创造力的人。”

  在她的记忆中,当年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环境十分简陋,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早些年招生困难,每年高一新生报到,录取册上前30名学生报到入学的很少。教务处想了很多办法,甚至第一时间去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佳。后来,随着学校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及学校声誉不断扩大,高一招生册的学生全部按时报到入学。这充分说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006年,学校抓紧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机遇,吸纳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之精华,立足于学校实际,始终坚持尊重师生、面向全体、正视差异、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受教一时,奠基终身”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即遵循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每一情景和每一时刻,都成为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的过程,亦成为为学生创造幸福人生、早日成人成才奠基的过程。省级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高标准通过达标验收,师大实验中学同临汾一中、临汾三中并列为临汾市区三所省级示范高中,跻身优质高中行列。

  学校针对地处城乡结合部、起点低、生源弱的实际情况,持续不断抓文明校园建设,陆续修建了厚德楼、求是楼、创新楼、明志楼、求索园等建筑,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一系列工程,如今的校园精致、美丽、充满生机,发挥了文化育人的独特功效。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改进,高标准网络中心、录播室、数字图书馆、超星学习通,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化校园开放现代。学校将文明校园建设融入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强班子、带队伍,充分挖掘校本文化,发挥学校人文优势,不断提升校园文明水平和文化底蕴,推行精细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落实“五育并举”,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的强校之路。学校连续14年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20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

  教育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2009年起,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行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为主旨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艰苦实践与探索,教育教学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自主课、展示课、检测反思课三种课型的不断优化,课堂结构越来越紧凑,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课堂容量越来越大,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通过质疑、解疑、讨论、交流,从独立思考到小组合作,学生切身体验了思考探究的过程,掌握了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他们树立自信,培养能力,展示自我,分享成果,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能力显著提高。课改使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学校前来观摩交流,并多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学习方法研究试验校”“山西省课程改革基地学校”“山西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等称号。

  小课题研究成为显著特色。从2000年起,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展小课题研究,并于2011年建立学生综合实践发展中心,每个年级建立研究性学习专职教师团队,涵盖高中阶段涉及的所有科目。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奔赴汾河搞水污染研究,有的深入伙伴中间进行网络对高中生负面影响的调查,还有的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对汽车ABS系统展开检测与诊断……这套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课题在省级、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奖项,多次拔得头筹。至今,累计有近2万名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完成了2000多个课题,并集成5本优秀成果合集。学校多次被评为“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临汾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四十年引路赋能

  成就师者职业幸福

  “犹记得2007年,学校首次招聘了七名来自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办公室做了精心准备迎接他们,年轻老师对学校求贤若渴的态度十分感动。”

  “学校是老师的精神家园,校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在福利待遇、扶贫助困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提升了教师的获得感,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学校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评模评优,一切由制度说了算。只要踏踏实实干工作,职称上去了,劳模也有了。”

  孔建业、李忠孝和杨正华是三位有着近四十年教龄的园丁,亲历了学校发展壮大的历程。每个荣誉的获得、每次职务的升迁,无不体现着学校的关爱与培养。就在去年9月,三位园丁光荣退休,他们的名字载入“功勋教师”名册。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师德师风是教育之魂。多年来,学校以“爱岗、敬业、奉献”为核心,充分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发展老师,让每位老师都能不断增进和获得学习创造的体验,收获职业尊严与幸福。

  强化教师理想信念,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加强对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坚定广大教师的初心使命和精神追求。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承诺书》并撰写《师德自查报告》,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规范从教行为,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发挥名师榜样引领作用。学校千方百计为老师搭台铺路,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等途径,引领教师全方位成长,王增科、张灵凤、韩金芳、李向红、辛小英等老师被评为山西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为业内公认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实施招才引智工程、青蓝工程,教师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学校从优质综合大学引进硕士研究生70余人,从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引进优秀公费师范生25人,补充了新鲜血液,优化了师资结构。通过入职前培训、师徒结对子、青年教师无反馈课堂教学大赛、青年教师亮相课等多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坛新秀不断涌现。

  维护教职工民主权益,点滴温暖教职工心房。学校每年召开教代会,认真落实教代会各项决议,及时督促办理教职工提案。坚持“凡是与学校管理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务”“凡是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均按照规定进行公示,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民主治校水平。关心关爱退休教职工、病困教职工,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他们渡过难关。

  礼赞教师节,浓浓尊师情。每年举行教师节大会,对三十年教龄老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彰显尊师重教情怀。成功举办十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学生为获选老师致颁奖词并献花,感恩的鞠躬、深情的拥抱、激动的泪水,成为一道动人风景,实现爱与尊重的双向循环。

  四十年立德树人

  桃李满堂香飘四方

  “在师大实验中学,我有幸遇到了许多优秀老师。英语是我的短板,刘维和陈晋华老师悉心指导帮我补上;张正才老师的方言诗朗诵,令我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薛京兰老师在高三给予引导,让我有了目标。何其幸运,我能和高50班的伙伴们一起快乐地‘卷’!”2000级校友赵杨美国名校毕业后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加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任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他总会提起令他魂牵梦绕的黄土高原。

  88级校友邓建斌高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王玉莲老师的一番点拨,使他萌生了进藏的想法,大学梦由此启航。毕业后,他前往西藏墨脱县成为检察院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一干就是二十年。从一个“毛头小子”磨炼成当地检察院的中坚力量,不变的是他践行检察使命、守护墨脱净土的初心。

  2010级校友孙斌云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即便远在3270公里外的日喀则,他也时常想起家乡想起老师。班主任辛小英老师形容他有孙悟空一样的精神,在日喀则的三年里他“降魔打怪”,以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让青春之花在雪域高原上绽放。

  “高二时期的叛逆少年是陈伟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才重回正轨。陈老师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不会以偏概全,因为某些缺点去否定一个人的努力。”2001级校友齐栋鹏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生,历经十三年军旅生涯磨炼,先后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

  “感谢母校培养,尤其感谢当时的班主任武月元老师。犹记模拟联考压力太大状态不好,武老师跟我说,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点。他耐心地引导,把我从牛角尖里拉了出来……”已是企业高管的2011级校友任静深情回忆。

  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子。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校”“山西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

  开展主题活动,助力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党史教育、百年团史解读、“新时代青年成才密码”等主题团课,凝聚青春力量,振奋青年精神,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通过修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方案》,建立电子版考核数据、开展针对性检查评比等措施,培养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划意识。通过新生入学、文明礼仪、一日常规行为检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有效德育活动。利用“我们的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在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文明祭扫”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慎终追远的意义。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社团活动月,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做好事、关爱慰问孤寡老人,弘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厚植良好的校风、学风。通过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干部、文明之星、文明宿舍、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评选,对各类考试和各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形成发现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的积极生态,强化青年学子积极进取、不断超越的奋斗精神。

  关注学子心灵健康,灿烂阳光照进学子心田。发放“学生心灵沟通卡”,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及时反馈回相关部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趋良性。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通过面谈、电话咨询等方式,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开设心理健康课,专职心理老师为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

  艺体工作卓有成效,“五育并举”生命出彩。学校形成特色鲜明的四大传统文化活动,“春之声”歌咏比赛、“夏之韵”古诗文背诵大赛、“秋之实”英文背诵大赛、“冬之颂”元旦文艺汇演,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成立于2004年的健美操队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赛事,斩获奖项无数。学校武术队、羽毛球队、女子排球队、男子篮球队多次在全市乃至全省夺冠。学校先后培养出国家级健将运动员20余名,国家一级运动员30余名。2010级学生赵若竹入选国家射击队,先后获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女子射击项目冠军,并入选2018“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砥砺深耕践使命,奋楫扬帆启新程。

  “前进吧!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太行吕梁为你托举未来;前进吧!山西师大实验中学,汾水黄河带你走向大海。”伴着校歌昂扬的旋律,山西师大实验人将立足新起点,牢记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临汾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记者 郭璞

  图片由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