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春秋晋国城景区体验晋都民俗、在尧帝陵景区探寻中华姓氏起源、在润州园里感受家乡发展与变化……“双减”背景下,“研学”越来越受热捧。今年以来,我市一些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景区,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编织成生动而立体的“课本”,让学生们从中探索多彩世界,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学习历史 体验民俗
研学主题丰富多彩
“大家好,欢迎来到春秋晋国城景区参观。春秋初期,晋国都城在此建立,直至春秋末期上演三家分晋……”4月21日上午,襄汾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100余名学生走进曲沃县春秋晋国城景区,开启一次穿越古今的时光之旅。
走进景区,在讲解员的认真解说下,同学们参观王府寝居、欣赏明清古建、体验晋都民俗,他们时而驻足观看、时而凝目深思、时而如获至宝,生怕错过一个物件、一句讲解,唏嘘赞叹声不绝于耳。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同学们穿越古今,上了一堂晋国历史课。
之后,同学们还体验了古代拜师礼、参观了大型古装励志剧《重耳传》的拍摄基地、回顾了晋文公重耳波澜壮阔的一生、了解了退避三舍和城濮之战的有关典故、观赏了重耳当上霸主以后的晋文公殿……
“这次研学,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活动结束时,襄汾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博文仍依依不舍,“我们在‘晋国市街’体验晋都民俗,在历史资料、珍贵文物中领悟浍河精神。作为新时代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和能量,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锻炼能力 增长见识
研学体验珍贵难忘
“所有人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4月25日上午,在尧都区尧帝陵景区,临汾四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崇宗敬祖·德孝中华”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观看5D电影《华夏根脉 中华荣光》,一起探寻中华姓氏起源,感受帝尧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距离感受家乡的千年文明,让同学们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接着,一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考古之旅开启。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铁锹、分组挖掘,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个陶器瓦罐便被挖掘出来,同学们兴奋地展示着刚刚出土的“文物”,脸上充满了自信和快乐。
到了修复文物环节,同学们拿着一些“文物”碎片,小心翼翼地进行比对、拼接、修补,虽然修复得并不完美,但他们认真专注的样子很美。
当绣娘、制糖画、剪窗花……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增长了见识,也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珍贵的回忆。家长张女士在行政单位上班,她看到女儿的成长乐在心头,道出家长们的心声:“通过沉浸式体验尧文化,不仅让女儿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让她爱上了学习,学会乐于助人。”
寓学于游 陶冶情操
研学活动备受青睐
“我找到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是草坪”“同学们的笑脸是最美笑脸”“小鸟的叫声就是很动听的声音”……4月15日上午,在临汾润州园景区里,一群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把自己看到的、感悟到的画在或写在任务学习单中。
这是临汾向阳学校组织部分师生开展的以“草长莺飞 游园尽情欢”为主题的润州园研学活动现场。研学前,学生们围绕“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进行研究学习,了解节气的由来、习俗、饮食等相关知识。研学当天,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一起做游戏、寻找“宝藏”、开展志愿服务等内容,在欣赏春光的同时感受着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在润州园里,学生们观察形态各异的植物,从叶片的纹理到花朵的颜色,记录每一个细节,并将这些花卉知识整理成册。
活动最后,同学们变身志愿者,弯腰捡起公园里的纸屑、塑料袋等,并分类放进不同的垃圾桶中,个个成了环保小卫士。活动结束时,初218班学生曹韵涛高兴地说:“大自然太美了,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让临汾变得更加美丽。”
该校副校长李珺平说,春游,不仅是一场对大自然美景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领悟到了自然的奥妙。今后,他们将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快乐成长。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